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CHC2020心肌病论坛】研究指导诊疗,实践重在规范

2020-09-15 08:34: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9月12日2020CHC心肌病论坛第三场会议主要准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兼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李新立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区景松教授就肥厚型心肌病如何进行外科的精准手术治疗展示了自己的经验与成果。

 

区教授指出,经典Morrow手术对于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解除得不彻底、多数患者术后残留左室流出道狭窄。区教授通过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术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左室流出道狭窄问题、降低压差,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王水云教授总结了在2002-2019年期间62例肥厚型心肌病酒精消融术后心肌切除术。对部分在接受酒精消融术后仍残余梗阻的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能有效解除梗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陈晓平教授指出,血栓栓塞事件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低,如合并房颤则发病率更高。传统的CHA2DS2-VASc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和欧洲提出的HCMRisk-CVA模型均明显低估了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病率。

 

陈教授团队率先建立符合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模型,包括了年龄、既往血栓史、房颤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4个变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副主任,小儿心外科二病区主任闫军教授在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闫教授介绍道,小儿先天性心肌肥厚是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外科手术是药物治疗无效患儿首选的治疗方式;他同时分享了在不同复杂情况下小儿先天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手术术式,以及拟建立世界首个儿童HOCM外科临床队列的构想。

 

 

南京鼓楼医院王涟教授独辟蹊径,系统介绍了应激性心肌病的常见分型、病理生理、易感因素、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生物标记物、影像学检查和其并发症与预后。

 

  

接下来心肌病临床论坛上,主要围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内科诊疗策略和影像学检验手段的新进展展开。

 

本场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教授和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教授担任主持,邀请了阜外医院心肌病病区康连鸣教授、冠心病中心主任乔树宾教授、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教授、放射影像科主任吕滨教授和超声二科主任逄坤静教授,分别从各个角度专业而严谨的分享了阜外医院关于肥厚型心肌病规范诊疗的经验、提出了在临床实践中的思考,并与在场来自各个分支领域的专家同道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可谓思维碰撞,精彩纷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肌病病区副主任康连鸣教授强调,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且未经发现和干预的肥厚型心肌病危害很大。


接着,康教授全面而有条理的梳理了该疾病的诊疗过程、预后评估和猝死风险研究方法,展示了阜外医院心肌病病房接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个流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乔树宾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手段之一:经皮间隔支化学消融术(PTSMA)的构想起源、适应、禁忌和关键技术,并且强调了选择合适的患者可改善远期预后,使患者最终获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核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教授就心肌在体组织学成像在心肌病预后和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做了详细阐述,认为磁共振无创、无电离辐射、时间分辨率高,不仅能够动态追踪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变化,而且组织对比度高,实现了病理影像化,在预后和危险分层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吕滨教授则主要分享了心肌病CT诊断方面的进展。吕教授认为,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在心肌病的诊断过程中各具特点和优势。而CT由于其方便快捷、普及率高,对于一些有磁共振禁忌症的患者、或没有磁共振条件的医院,是很好的替代手段。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超声二科主任逄坤静教授则结合临床经验,客观分析了超声在心肌病诊断应用中优势与局限性。逄教授指出,超声的优势在对于心脏形态结构异常、功能行为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方面能及时方便地探知,并进一步介绍了超声的新技术可用于心肌病的精细化评估。

 


会议结束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肌病病区主任宋雷教授致辞。

 

宋雷教授用“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八个字简洁有力的概括了论坛中各位专家分享的经验成果和与会同道间灵活思辨、严谨有据的相互探讨。

 

随着对于心肌病的基础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循证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关于心肌病的神秘面纱终将揭开,改善当前心肌病诊疗手段将成为最终的研究目标。

 

规范心肌病诊治流程、促进内外科和影像学医师的相互配合,加强各科专家与研究领头人相互交流最新进展和临床问题,将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