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2 17:32:0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3次
12月2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编制的《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正式发布。
据悉,这份指南也是我国首部面向全人群的身体活动指南。
指南提出了中国人群身体活动的“16字”基本原则: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
什么是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不能等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介绍,身体活动,指身体骨骼肌的收缩引起能量消耗的活动,包括各种类型的各种强度的、各种范畴的活动。
按照世卫组织,身体活动可分为职业性活动、交通出行、家务劳动和休闲活动四类。
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影响全球人群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而积极充足的身体活动是保证生命全周期健康的基石。
指南对以下六个人群的身体活动进行了指引。
2岁及以下儿童:
每天与看护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式玩耍;
能独立行走的幼儿,每天进行至少180分钟(3小时)的身体活动;
受限时间(被抱着、被束缚着)每次不超过1小时,;
不建议看各种屏幕。
3~5岁儿童
每天要进行至少180分钟的身体活动,其中包括60分钟的活力玩耍,鼓励多做户外活动;
每次静态行为不超过1个小时;
每天视屏时间累计不超过1小时。
6~17岁儿童青少年
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且鼓励以户外活动为主;
每周至少进行3天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减少静态行为,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个小时,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少于2小时。
18~64岁成年人
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者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
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力量练习;
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并增加活动量。
65岁及以上老年人
成年人的身体活动推荐同样适用于老年人;
要坚持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
如果身体不允许,应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在进行身体活动前应咨询医生,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始进行;
如果身体允许,可参照同龄人的身体活动推荐;
如果身体不允许,鼓励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律的身体活动。不强调强度,但强调规律。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