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2 17:32:0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3次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心衰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与手段,2018年我国全年植入量已超过4400例。
为了规范促进CRT的应用,近期,新版《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对于建议使用CRT的适应证,首先是窦性心律、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50 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推荐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证据级别:A)
第二是符合常规起搏适应证,预计心室起搏比例>40%,LVEF<40%的收缩功能下降的心衰患者,不论房颤与否,推荐植入 CRT。(证据级别∶A)
而QRS时限<130 ms 且无右心室起搏适应证的患者不建议置入CRT。
共识还对CRT治疗中一些情况进行了说明:
比如,非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患者,应谨慎选择CRT,除非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常规起搏适应证。
此外,传统的LBBB诊断标准容易将一些非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肌病或心肌纤维化等诊断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因此不能很好预测CRT的反应性。
而QRS时限<130 ms的患者,即使心电图时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也不建议置入CRT。
本刊之前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真性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是CRT术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最强的预测因子。
来源:
[1]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 25(6): 465-478.
[2] 李娜,董颖雪,刘飞,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的预测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9;34(8):783-789.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8.009. 【长按或扫描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