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18:33:1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本刊有文章报告,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是TAVR术后最常见的传导阻滞类型,在第一代瓣膜中,其发生率约为4%~65%。主动脉瓣与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学上的毗邻关系是TAVR术后传导异常发生的基础。
近日,美国心脏病杂志发表研究提示,TAVI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多不必要。
该研究中,338例TAVR患者中共有83例患者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25%。
83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记录到临时起搏器起搏,其中1例患者因遗传性心脏传导阻滞起搏,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缓起搏,5例起搏不当,1例(1%)发生室颤(可能继发于植入临时起搏器)。
在住院期间,1例(1%)患者因完全性传导阻滞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并在随后植入永久起搏器。
83例患者中共有3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电生理监测,其中仅4例(5%)患者随后植入永久起搏器。
对73例患者随访30天,其中36例(49%)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在30天内消失,2例(3%)因完全性传导阻滞而再次入院植入永久起搏器。
研究者认为,超过98%的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不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超过90%的患者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而且临时起搏会给患者带来额外风险,并延长住院时间。
研究发现,植入临时起搏器与各种并发症有关,包括血管损伤/出血、因起搏不当引起的多发性室速/室颤(1例)、临时起搏器意外移位和心脏压塞/穿孔,并可造成长期卧床。
TAVI术后管理中监测患者新发心律失常很重要。该研究中,83例患者中有5例(6%)在6天内发生延迟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研究者建议,TAVI后至少2周的心电监测可能更合适。
来源
[1]Chezar-Azerrad C, et al. Usefulness of temporary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new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during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Am J Cardiol. 2022 May 28.
[2] 吴斯谨,陈柯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2021,36:205-20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2.017【点击二维码查看原文】
【中国循环杂志】:本公众号致力于报道心血管病及相关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最新发表的优秀科研成果,欢迎关注、转发、投稿和分享,投稿请联系:18656052587(微信号)或zgxhzz@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