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18:33:1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可能出现CRT反应不佳,心衰症状改善并不明显。而多位点起搏功能可实现左心室多位点起搏,并通过程控优化,使心脏收缩同步性大大提高。
阜外医院华伟等牵头的一项国内多中心研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多位点起搏CRT能安全且有效地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反应指标。
研究纳入11家医学中心的接受带有多位点起搏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99例患者。
患者对CRT有反应定义为患者在随访时相比基线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下降≥15%。
植入成功率为100%, 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
出院前多位点起搏功能开启比例为81%, 至12个月随访时MPP功能开启比例为76%。
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CRT反应率为67.8%, 12个月时CRT反应率为73.5%。
12个月随访期间, 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43%±13%对27%±9%)、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12个月随访期间, 全因死亡率为3.0%, 全因住院率为11.1%。
来源:华伟, 顾敏, 宿燕岗, 等. 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心室多位点起搏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和评价.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 26(2): 152-158.
【中国循环杂志】:本公众号致力于报道心血管病及相关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最新发表的优秀科研成果,欢迎关注、转发、投稿和分享,投稿请联系:18656052587(微信号)或zgxhzz@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