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防心衰猝死,“新四联”可替代ICD?欧洲心衰杂志文章

2022-06-28 23:32:4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3次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来说,预防猝死至关重要。对于接受最佳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仍≤35%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预期寿命>1年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当前指南建议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来预防猝死。

626日,欧洲心衰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当前心衰新药治疗时代,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在优化应用新四联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B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四大支柱药物的前提下,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有没有必要以及何时通过植入ICD来预防心原性猝死了,尤其是非缺血病因的心衰患者。

文章指出,尽管ICD可识别并迅速治疗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从而防止患者猝死,但ICD价格昂贵,植入后可能会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在某些患者中可能会出现不恰当放电和设备故障,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要想选出哪些患者可能从植入ICD中获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定。

另外,对于冠心病导致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预防性植入ICD是有明确益处的,而在非冠心病导致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中,其获益要小得多。

目前研究表明,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BBMRAARNI均可降低心原性猝死风险,SGLT2i也可预防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而传统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包括ACEIARB,没有明确的猝死预防作用。

作者指出,新四联药物可抑制神经体液介导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也能延缓可导致猝死的心脏不良重构进展,从而阻止心脏停搏、电机械分离、终末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对于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仍<35%的症状性患者,在决定是否植入ICD时,应综合考虑其年龄、NYHA分级、合并症、左心室间隔壁纤维化、猝死遗传风险。

只要在未接受新四联药物的患者中评估ICD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某些情况下获取有限时,似乎必须先优化使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然后重新评估植入ICD的必要性。

来源:Prevention of sudden death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Do we still need ICD for primary prevention?. Eur J Heart Fail, 26 June 20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