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09:27:52来源: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25次
2022年6月24—2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湖南省长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大会主题为“大急诊,大急救,大平台”,旨在促进全国各医院(含港、澳、台)从事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危重症监护的专业人员,各社区、卫生站、急救点从事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各医学院校从事急诊急救基础研究、临床教学的有关人员进一步了解、探讨有关急诊医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提高我国急诊救治的整体水平。
大会开幕式
多学科交融 共创急诊医学新局面
本次大会的专题讨论涉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危重症治疗、院前院间转运、预防及流行病学;急诊外科、五大中心、急诊医学中的心肺脑复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灾难与创伤救治、中毒救治、急危重症救治、院前急救、急诊急救质控、儿科急救、急诊护理、急危重症流行病学调研、民族医药急救;公共卫生大数据与急诊康复、床旁快速检验及床旁B超辅助检查、急诊床旁血液净化、呼吸支持、ECMO、临时心脏起搏器等专场,就休克与MDT、现场救护、急诊急救一体化、致命性大出血的评估与急救流程信息化建设和人文医学等急诊相关内容进行交流。
因疫情而线上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于学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国强。线下参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六、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玉国教授,现任主任委员吕传柱教授,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子通教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松,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祝益民教授,湖南省医学会副秘书长郭洁,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副主任李佳,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谭李红教授,《中国医生》纪录片总导演张建珍等。
急诊医学是我国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急诊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在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的意义。30多年来,我国急诊医学在广大急诊界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还是急诊急救服务模式的建立,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焦雅辉局长在致辞中一方面对广大急诊同道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另一方面在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希望急诊医学站在更高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借助于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急诊医学事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多措并举 助力大急诊、大急救、大平台体系建设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吕传柱宣布启动,以湖南省人民医院为致敬中国急诊人拍摄的MV《复苏》拉开帷幕,结合《“救”在身边》急救歌及急救舞生动形象的表演,让急救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吕传柱致欢迎辞
吕传柱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急诊急救是卫生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学救援,还是常态化的急诊工作中,急诊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认可。急诊在全社会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急诊急救的发展和建设,这一系列的政策和领导的关怀对新时代我国急诊急救事业将有重大的推动意义。本次会议是一次盛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一次基础和临床的兼顾、传承与创新的并存、深度与广度的融合,同时也是一场交流、普及、培训的大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够通过本次年会撞出新的火花,未来产出更多的技术成果,为我国急诊急救事业更健康、更有利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次大会设有1个主会场、20个分会场、8场workshop、167个学术专场、4个病例讨论专场和12个卫星会,专题发言406人次,主持395人次,参与讨论的专家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下线上参会总人数达到5101人。大会共收录稿件3578篇,筛选出优秀论文84篇作口头发言,110篇进行壁报交流。学术讲座线上总点击量达259 591次,其中以智慧医疗、5G赋能急救领域、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微创急救、送教下基层暨Serum100全国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等专题最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健康、医疗与应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公共卫生应急和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大会的召开,为促进急诊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强急诊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的影响力与认同度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