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11:36:25来源: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阅读:30次
迟春花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居民医疗健康需求的增长,创建全科医学科为临床重点专科,对推荐家庭医生签约高质量发展,提高基本医疗卫生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助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障和发展百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慢性病防控是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建设的首要位置,并且强调基层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性,随着《指导意见》的推动,将推动慢性病防治在基层的发展。此次会议经过了慢性病学组的精心策划,形式丰富,一定能对未来全科医学实践起引领作用。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共分三个议程:“基层慢性病管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恒畔杯’全国首届基层慢性病管理能力竞赛”以及“全科医学发展云端圆桌会议暨全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专家咨询会”。
学术研讨会共邀请了6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委、慢性病管理学组负责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方力争教授做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全程管理”的报告。方教授指出基层医生要从三个方面认识骨质疏松,包括提防风险、积极筛查、早诊早治;及时干预;全程管理。对于无病人群,进行一级预防:对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的人群要识别风险,做到尽早诊断,及时干预;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和连续性管理,促进患者身体健康发展。同时,特别强调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随访性评估等方法在促进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意义。
苏州市立医院黄敏教授在“乳腺癌筛查及超声检查报告解读”的发言中,就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状况和乳腺癌筛查与早期判断做出讲解,并对系列超声检查报告进行示范解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江孙芳教授进行了“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从降低血糖水平到以人为中心”的报告。重点指出糖尿病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的健康促进为目标。通过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增加用药合理性,提高血糖监测依从性,来进行糖尿病慢病管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杜兆辉教授就“全科医疗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思考”做了报告。杜教授就目前形势的需要和全科医生的职责,提出他对提高医疗基本服务质量的建议。对于分级诊疗,他提出了手掌模型:“五指为专,掌心为全,掌指关节为分界,疾病应有分期、而非大小”。从诊疗技术的“高”与“宽”,服务模式的“医”与“防”,分级诊疗的“留”与“转”,为全科医疗的发展提出了指导与建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爽教授进行了“全科医生提供以人为中心慢性病管理研究新进展”的报告,根据文献研读结果诠释了全科医生提供以人为中心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了我国基层适宜以人为中心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新内涵,并对如何推进基层慢性病管理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量力而行,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建议。
赛后,方力争教授对本次竞赛进行了点评。她首先对参赛的全科医生表示祝贺,对参与组织的分会及慢性病学组委员、工作人员的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方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竞赛组织方式、成绩和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第一次创新性比赛中的不足,并倡议继续开展知识能力比赛,展示基层全科医生风采,共同提升全科医疗与慢性病管理能力水平。
最后,本次大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国全科医学界9位顶尖专家以云端圆桌会议形式就新时期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主题进行了多维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在圆桌会议上,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王爽教授代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汇报了全科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期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