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心脏里长“花瓣”或“灯泡”,会是啥?阜外医院逄坤静等总结影像特征

2022-07-04 10:42:4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逄坤静、胡文文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心腔内血性囊肿的心脏超声影像学特点典型,形态呈“花瓣样”或“灯泡状”,但微小囊肿会因声心动图探查切面不够而漏诊。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就200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且病理明确诊断为心腔内血性囊肿的13例患者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发现,13例患者中,3 例位于二尖瓣,5 例位于三尖瓣、2 例位于主动脉瓣,3 例位于右心房内。

9 例患者以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不典型症状就诊;2 例以发现心脏杂音就诊;1 例以视网膜脱落发现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就诊;1 例体检中发现。

NYHA 心功能Ⅲ级3例,Ⅱ级 10 例;8例合并心律失常,5例合并肺淤血,2 例有左下肺纹理聚拢,1 例有升主动脉增宽。

心腔内血性囊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囊肿多为单发、类圆形囊性,大小不一,直径范围约 3~40 mm;囊内可有或无分隔,形态呈“花瓣样”或“灯泡状”;囊壁薄而光滑、可见钙化点;囊肿于附着位置随心动周期摆动。

1 心腔内血性囊肿发生部位

在心内合并症方面,1 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 例合并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及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 例合并 Barlow’s 病,1 例合并单纯二尖瓣脱垂。

术前超声心动图准确诊断 9 例(准确率 69.2%);无误诊发生;漏诊 4 例(漏诊率 30.8%)。

漏诊原因主要是心腔内血性囊肿体积微小或受周围组织声影遮盖导致超声心动图未探查到。

13 例患者均接受心腔内血性囊肿切除术,术后超声心动图中位随访 7.1个月,无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心腔内血性囊肿如何形成的?

有学者推测,是在瓣膜发育过程中,血液被压迫、包裹并封闭在瓣膜组织缝隙中形成。

就误诊漏诊而言,研究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心腔内血性囊肿罕见。部分超声医师不了解影像学特征;

(2)心腔内血性囊肿较小或受周围结构遮挡,有报道称经胸超声心动图易漏诊直径< 5mm 的囊肿;

(3)易误诊为心脏内其他占位,包括黏液瘤、血栓、副瓣、二尖瓣瘤、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等。

研究者表示,术前除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外,还可以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声学造影等检查来提高对小囊肿的诊断灵敏度;另外MRI 检查有助于准确了解囊肿性质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信息。

目前关于心腔内血性囊肿的最佳治疗方式存在争议,尚未达成一致共识。

阜外医院目前的治疗原则如下:

对于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步的心腔内血性囊肿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孤立的心腔内血性囊肿,如果直径≤ 10 mm,且未造成心腔流入或流出道梗阻及其他并发症者,可以随访超声心动图。

直径 >10 mm的孤立型心腔内血性囊肿,或造成瓣膜功能障碍、流入或流出道梗阻的心腔内血性囊肿,即使无症状患者,也建议手术切除治疗。

来源:胡文文,李慕子,孙洋,等. 心腔内血性囊肿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585-589.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6.003.【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