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成果速递|王宁利教授团队研究:中国首个全人群数字化眼病联合筛查卫生经济学登上《柳叶刀-区域健康》封面!

2022-07-07 16:39:04来源:青宁盟之声阅读:105次

2020年是“视觉2020”行动和我国“十三五”眼健康规划的收官之年,尽管我国已出色的完成了防盲治盲任务,但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相关性和代谢相关性眼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工作重心已从“防盲治盲”转为“眼健康促进”,从公共卫生层面开展眼健康促进工作,既是国际眼科界的共识,也符合目前我国眼健康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



近日,由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刘含若教授团队牵头的中国首个数字化眼病联合筛查卫生经济学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区域健康》。该研究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多种常见眼病联合筛查以及数字化眼病筛查项目的临床转化和落地推广提供了经济学依据。



本研究通讯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王宁利教授、刘含若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唐建军教授,第一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李茹月医生。第一通讯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的主题为 “远程数字眼科有助于增进健康与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使得眼病诊疗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实现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带来了希望,并可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

该研究首次利用卫生经济学方法,从社会角度系统、全面地评估了在中国农村和城市环境中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这两种常见的眼底疾病进行联合筛查的经济学效益。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农村和城市,使用传统的面对面筛查或远程筛查进行基于人群的 AMD 和 DR 联合筛查都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每挽回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所增加的费用均低于WHO推荐的成本效益阈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年度远程筛查不仅满足成本效益阈值,且可避免最多的盲年(农村119盲年,城市270盲年),因此成为最推荐的筛查方式。




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实现全人群覆盖的眼病筛查成为可能。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数字化远程眼病筛查项目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可负担性,卫生经济学则是评价干预措施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马尔可夫模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眼病筛查模型,本团队证实了在中国农村和城市地区推行多种眼病远程联合筛查的经济学效益。为新型数字眼科筛查技术的准入、落地及定价等战略性考量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王宁利教授团队致力于从公共卫生层面出发,使用跨学科的方法评估高质量的眼科干预手段的成本效益、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可负担性,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人员开展眼健康工作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该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对数字化远程眼科医疗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使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估了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中老年人群中对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常见致盲性眼病进行筛查的成本效益。2022年6月6日,团队牵头编写的中国第一本公共卫生眼科学书籍《公共卫生眼科学》正式发布。本书从眼健康与公共卫生结合的角度出发,覆盖了眼健康的概念、挑战未来工作重点、眼健康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决定因素、中国眼科公共卫生未来的发展趋势、眼健康的监测与评估方法等诸多方面。



本文通讯作者王宁利,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眼科学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主要工作领域:常见致盲眼病公共防治、青光眼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研究。是眼科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6次入选Elsevier高引学者榜;3次被英国眼科医师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眼科医生;2014年入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上荣获Vision Excellence Awards,亚太眼科学会高级成就奖,亚太青光眼学会亚太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世界青光眼学会高级临床科学家奖。亚太眼科学会Auther Lim 奖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 项,省部级一等奖4 项。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医师奖,周光召“临床医师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吴阶平-杨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2013年首批入选“北京学者”计划。



本文通讯作者刘含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教授。毕业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医学院,具有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跨学科专业背景,专注于眼科基础和临床诊断技术应用研究。入选亚太眼科学会未来学术领袖计划(中国区唯一入选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人才、英国优秀海外留学人才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现任亚太远程眼科学会理事委员,是理事会唯一的“80”后成员,参与组织各国远程眼科研究团队讨论合作研究的新模式,并制定数据共享,数据整合的规范措施等工作。同时担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人工智能学组副组长、亚非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等。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对数字化眼科远程应用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展开了系列研究,成果被收录于《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为“十四五”眼健康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因此系列研究于2022年当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防盲委员会(APEC-IAPB)中国区代表。


本文第一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李茹月医师,研究方向为常见致盲眼病远程筛查、青光眼微创手术和慢性眼病终生管理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