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浙江省医学会: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促医学会高质量发展

2022-07-09 17:51:52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16次

2021年2月1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数字化改革大会,揭开了全省域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大幕。浙江省卫健委迅速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出台了《浙江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指南》,为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推进数字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引。

为响应全省一体化、一盘棋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要求,浙江省医学会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指南》要求,围绕“争做卫生健康领域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探路者”的目标,结合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以学会业务梳理、应用场景挖掘、工作机制构建为基础,统筹谋划、有序推进,探索了具有浙江特色、学会特点的数字化改革模式和实现路径。

一、建设思路

医学会是服务于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团体,承担着学术交流、科技服务、政府转移职能、科普宣传、编辑出版等诸多工作;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通过强化数字思维、提升数字能力,用数字化改革撬动学会工作的改革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年以来,浙江省医学会根据各项业务发展需要,陆续开发建设了若干信息管理系统,在流程处理、效率提升、数据统计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以上系统基本着眼于学会对应部门,数据流在部门之间较难贯通,且各系统的应用逻辑存在差异,容易形成“数字孤岛”,这与数字化改革以通为本、多跨协同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鉴于此,浙江省医学会聚焦数字化改革重点,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采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应用场景创新相结合的建设思路,通过运用信息化新技术实现业务流、数据流“双流”叠加,促进业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推动技术赋能向制度赋能跨越,使管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从整体上触发医学会服务与治理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二、总体框架

从做好学会工作、夯实发展基础的层面分析,应抓好全体会员和办事机构(秘书处)工作人员两支队伍建设;从推动学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改革要从组织建设、业务开展、内部建设3个方面来切入。在以通为本、以用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引下,浙江省医学会提出了“123+7”的数字化改革总体框架(见图1),即以1个智“会”大脑为统领,面向全体会员、办事机构工作人员2类主体,以组织建设、业务开展、内部建设3大方面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学会OA(办公自动化系统)、学术交流、会员组织、教育培训、浙里鉴定、出版管理、品牌宣传等7项集成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功能,实现数字化赋能管理、赋能发展,体现数字化改革的整体放大效应。

图1 浙江省医学会数字化改革总体框架图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1年4月,成立浙江省医学会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实体化专班运作,对学会数字化改革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进行把关。

(二)制定实施方案。经会长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浙江省医学会数字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学会数字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推进的着力点,建立了责任单和时间表。

(三)做好需求分析。学会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从梳理各项业务入手,由秘书处各部门对所辖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根据系统融合、协同联动的要求,提出数据、功能需求清单,从而进一步理清跨部门、跨业务、跨层级的协同关系。

(四)规范遴选服务。前述工作落实之后,学会随即启动信息化服务供应商遴选工作,经第三方机构招标、公示,于2021年5月底,确定了浙江省医学会数字化改革建设服务商采购名单。

(五)开发“123+7”体系。学会以“部分改造”与“全新打造”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序推进体系建设。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程监管项目执行情况,根据开发进度时间表,对各集成应用系统进行阶段性验收。2022年6月,“123+7”体系初步搭建完成,后续将根据试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继续丰富应用,以期推动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的精准执行。

四、改革成效

(一)集成应用变革服务方式

根据高质量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整体规划,7项集成应用的建设将数字化、现代化的理念贯穿于学会业务的全流程,基本实现了服务体系、手段工具等系统性重塑,推动了学会服务与治理方式的有效变革。

1.学会OA:基于工作流概念,在钉钉平台上搭建OA系统,学会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共享信息,高效协同无纸化办公,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学术交流:在智慧学术会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学术会议评价和学术科普总结模块,实现从参会各方对会议学术质量、组织服务水平等进行多维度评价,统一规范了各类学术科普活动总结材料的上报汇总和统计分析,为学会科学指导专科分会举办学术活动提供依据。

3.会员组织:以会员服务为核心,通过PC或手机终端提供了从会员申请、注册登记、在线缴费、证件打印到数据管理、实时统计的全流程管理,并为会员提供行业动态、学会通知等相关资讯。2021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的专科分会换届选举无记名电子投票系统,使选举组织实施更科学、更高效。会员管理系统实现了学会对会员整体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管理服务,提升了创新服务水平。

4.教育培训:集成了继续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基金项目、专科能力提升培训等多项业务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其中,学会参与构建的全国首个省级卫生健康“浙卫培训学习”平台,是“互联网+医学教育”的一个实施载体,含远程培训、在线考试、教学互动、学分查询等“一站式”学习服务功能,满足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医护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使基层人员获得同质化高质量培训,实现了传统面授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优势互补。

5.浙里鉴定:以打造全流程智能化的医学鉴定信息化范本为目标,“浙里鉴定”信息管理系统做到了:“一会”创新,全省共享;“一码”鉴定,便捷医患;“一屏”统揽,动态监管。“浙里鉴定”与视频远程出庭(2017年全国首创)相结合,形成鉴定“一张网”,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强烈的改革认同感。

6.出版管理:学会主办的《浙江医学》和《心电与循环》两本期刊,通过其官网实现作者在线投稿、专家线上审稿以及编辑远程办公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并可查询期刊发行传播和学术影响力排名等实时数据。

7.品牌宣传:2021年10月,学会正式上线抖音号“浙里医学”和微信视频号,与学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共同整合为学会品牌宣传的全数字化媒体平台,通过统一识别、专题策划、定期推介等宣传方式,提升学会的行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二)智“会”大脑一体化、智能化

智“会”大脑是“123+7”体系的总门户(主界面见图2),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集态势感知、数据治理、应用协同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业务流与数据流双叠加,为浙江省医学会的整体治理增智赋能,是建设数字学会的“大脑”和“中枢”。

图2 智“会”大脑主界面

智“会”大脑贯通、归集了7项集成应用的关键数据,实现学会用户、数据、资源、服务等多源异构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汇总分析,做到了“两个一”:(1)数据“一图览”:在一个工作表界面上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用户可通过 PC、手机、电视访问数据看板,实时掌握学会各项业务进展情况,精准了解各部门需求,直观呈现各类指标量化图谱(示例见图3)。(2)资源“一脑管”:借助智“会”大脑,可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实现发展形势预判,通过分类数据预警进行重点情况动态监管,为学会领导机构统筹协调、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即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主线,打造线上线下联合监管机制,更好地推进学会全方位、重塑性改革。

图3 业务指标量化图

浙江省医学会在数字化引领学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探索的一小步,任重而道远。数字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迭代过程;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在具体的应用上,更在于高质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根本上实现整体“智”治。
2022年,恰逢浙江省医学会90周年诞辰。功崇惟志,与时偕行。学会将紧跟浙江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三步走”战略规划,深挖潜力,厚植优势,不断加强开放共建和安全保障,促进智“会”大脑运转更高效、更智能,力争打造社会团体数字化改革品牌,为浙江省实现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贡献学会力量。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