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所有宽QRS波心动过速,应先默认为室速!室上速诊疗中国共识

2022-07-12 10:14:4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近日,中国室上速诊疗共识发布

共识指出,室上速静息状态下由希氏束或以上组织参与的除外房颤引起心房率和/或心室率>100 次/min的心动过速。

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大折返性房速[包括典型心房扑动、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普通人群中心电图表现出明显预激的发生率为0.1%~0.3%,我国人群预激综合征自然患病率是0.45%。但并非所有预激患者都会发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更高,达0.55%。

房速占室上速的10%~15%,房速患者多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慢阻肺、急性心梗、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房速的发病率增加。

房扑发病率约0.088%,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0~79岁人群的100倍。吸烟者、较长的PR间期以及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房扑发病率更高。

患者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还可出现胸闷、头晕、无力、恶心或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有黑矇、晕厥等症状心脏性猝死约0.2%。

室上速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无力、恶心或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其中心悸症状约22%、胸闷约5%、晕厥约4%,心脏性猝死约0.2%。

窄QRS波心动过速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如颈动脉窦按摩)和注射腺苷(或三磷酸腺苷)有助于对窄QRS波心动过速进行临床鉴别,尤其是在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不清楚的情况下。

如果心动过速终止于QRS波,则多见于房速,也可能是不典型AVNRT。心律失常终止时,如果最后一个QRS波后跟随有一个P波,则几乎不可能是房速,而是常见于AVRT和典型AVNRT。

房扑对颈动脉窦按摩和注射腺苷几乎没有反应。

QRS波心动过速

QRS波心动过速包括室速、室上速伴差异性传导及室上速通过房室旁路前传,三者分别占80%、15%和5%。

指南指出,准确识别室速非常关键,由于误诊导致用治疗室上速的药物来治疗室速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

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所有宽QRS波心动过速,首先应默认诊断为室速,直到证实其不是为止。

但如果窦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上QRS波形态与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形态一致,那么这种心律失常通常不太可能是室速。但是束支折返性室速和高位室间隔起源的室速时,因二者的出口接近于传导系统,故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形态与窦律时相似。

不规则的心动过速

不规则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大多提示房颤、多源性房速或局灶房速/房扑伴不等比例下传,这种情况下QRS波可以是窄的也可以是宽的。

如果心房率超过心室率,房扑或房速(局灶或多源性)通常会表现出来。多形性室速,以及少数情况下的单形性室速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偶尔交界区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也会表现为不规则。

不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包括:房颤伴房室旁路前传或多形性室速或房颤、房速伴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传导。

房颤伴房室旁路前传时心动过速呈现RR间期绝对不整齐,QRS波形态变化和快速的心室率,是一种心律失常急症,需要紧急处理。

QRS波心动过速的处理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首选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

对于伴有低血压,但无需紧急电复律者,可尝试静脉应用α受体激动剂(如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等),通过药物升高血压作用激发迷走神经反射,从而达到终止心动过速的效果。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动过速,需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便于鉴别心律失常类型,避免仅进行单导联心电监测。

即使在未明确窄QRS波心动过速机制时,仍可首选迷走神经刺激进行尝试治疗。该方法简单实用、操作安全,正确实施刺激迷走神经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有效率在19%~54%,对于房扑、房速刺激迷走神经后可能出现不等比例下传现象,可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类型。

颈动脉窦按摩虽然可有一定效果,但可能发生严重临床并发症,尤其高龄患者,在实施前需进行评估。

常用的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包括标准Valsalva动作、改良Valsalva动作、冷水浸面、咽部冷刺激及机械刺激等。按压眼球因存在视网膜脱落风险,目前已很少应用。

对于刺激迷走神经无效的患者,可应用腺苷治疗。在急诊科或院前急救中,腺苷有效终止AVNRT或AVRT所致的室上速成功率可达90%以上。

如果刺激迷走神经和应用腺苷均无效,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能通过抑制房室结传导实现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尤其适用于频发早搏反复诱发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对于上述治疗或药物均无效的患者,有可能是房速,可尝试应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既有终止房速的作用,同样有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

QRS波心动过速对的处理

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时限>120 ms,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直接进行同步电复律治疗。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需通过12导联心电图先行鉴别心动过速类型为室速或室上速,若可明确诊断,则分别针对不同类型进行治疗。

如果不能明确诊断且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进行刺激迷走神经动作,实现房室结传导延迟,尝试复律或协助诊断。

对于QRS波起始无预激波的心动过速,亦可应用腺苷尝试治疗。如果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应用腺苷无效,应考虑静脉推注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复律。

未知病因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不推荐使用维拉帕米,其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来源: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26(3): 202-26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