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4 16:36:18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青光眼临床中心阅读:180次
近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青光眼临床中心梁远波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上以Research article发表题为 《Clinical outcomes of penetrating canal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angle recession glaucoma: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的研究论文,首次将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应用于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中,并获得可喜的疗效。该团队通过1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报道了该术式在无滤过泡形成及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降眼压疗效和较高的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手术的完全成功率为89.5%,条件成功率为97.4%,明确了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上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和引流阀植入术,但这类外引流术式由于滤过通道的瘢痕化愈合,导致手术效果不甚理想。并且眼外伤以青壮年男性务工者多见,这类人群本身会增加外滤过手术失败的风险。发生房角后退的患者在受伤前多为健康眼,由于眼前段顿挫伤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睫状体的环行肌和纵行肌发生撕裂,从而引起小梁网的损伤和瘢痕化,进而导致眼压升高。理论上,小梁网后的房水引流通路可能是完好的。如果可以越过房角-小梁网处的房水引流阻力,直接建立前房和Schlemm管的沟通,那么就可以恢复房水的内引流,并且避免滤过通道瘢痕化导致的手术失败,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基于这一假设,梁远波教授团队首次将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应用于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中,在术后1年97.5%的患者未观察到滤过泡的情况下,获得手术成功率90%以上的满意疗效。
结果:
一、基线人口特征
研究共纳入45只眼(45位房角后退型青光眼),5只眼(11.1%)由于Schlemm管未完成360°穿通而改行小梁切除术。最终纳入40例(88.9%)完成穿透性黏小管手术的患眼进行统计分析。患者(45例)的平均年龄为42±13岁,男女比例为37/8。
二、术后IOP和用药
成功完成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的患者(40例)术前平均眼压为(37.8±12.3)mmHg,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5±6.4)、(14.9±4.6)、(15.7±5.4)和(14.8±3.6)mmHg,术后与术前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抗青药物平均数量为3.3±1.2种,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抗青药物平均数量分别为1.2±1.4种、0.1±0.5种、0.1±0.4种和0.1±0.5种,术后与术前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图1 患眼术前和术后眼压变化情况
三、手术成功率
术后6个月,手术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7.5%(35/40)和90.0%(36/40)。术后12个月,手术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9.5%(34/38)和97.4%(37/38)。术后6个月,前段裂隙灯照相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97.5%(39/40)的患者未见明显滤过泡。
组1:符合入排标准的患眼,包含5例穿管失败改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5例)
组2:成功完成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的患眼(40例)
四、手术并发症
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18/40, 45.0%)和一过性高眼压(≥30 mm Hg, 9/40, 22.5%),大多可以自行恢复,对手术远期效果影响不大。这一手术突出的优势在于外引流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如:低眼压、浅前房、脉脱等)发生率较低。
结论:
该研究证明,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最大程度保护和利用了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的房角结构和生理性房水引流通路,恢复房水内引流,避免了外引流相关的瘢痕化和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术后1年的手术疗效明显高于目前常用的传统外引流手术,为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梁远波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程欢欢住院医师为第一作者。致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张绍丹教授、赵振全教授、柯治生教授及青光眼团队对该课题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为第一单位。
原文链接:https://bjo.bmj.com/content/early/2022/03/21/bjophthalmol-2021-320659.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