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4 19:51:2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作为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在获批上市时,已有一些报告显示其可能导致血尿和蛋白尿,但后来在真实世界中缺乏上市后监测。目前的说明书仅写明,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时需要减量(最大剂量为10 mg/d)。
近期,《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显著增加血尿、蛋白尿、需替代治疗的肾衰发生风险。
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44%的患者瑞舒伐他汀处方日剂量超过了FDA建议的10 mg/d。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说明,临床医生在处方瑞舒伐他汀以及监测瑞舒伐他汀的应用时需要更加小心,尤其是用大剂量的患者以及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
该研究利用一个覆盖美国8000万例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从中纳入2011~2019年期间开始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分别有15.2万余例和79.5万余例)。
中位随访3.1年期间,2.9%的患者出现血尿,1%出现蛋白尿。
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相比,应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需替代治疗(例如透析、肾移植)的肾衰的风险分别增加8%、17%、15%。
在eGFR<30的患者中,80%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的起始剂量超过FDA建议的5 mg/d,44%的患者中最大剂量为20 mg/d(29.9%)或40 mg/d(14%)。而瑞舒伐他汀用量越大,血尿、蛋白尿发生风险越高。
当用肌酐清除率替代eGFR评估肾功能时,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36.3%瑞舒伐他汀用量超过FDA推荐的用量(20 mg/d,23.3%;40 mg/d,13%)。
使用上述两种他汀治疗的患者,在心血管获益方面是相似的。
研究者指出,不同他汀的肾脏排泄程度可能与其对肾脏的损害程度有关。大约10%的瑞舒伐他汀通过肾脏排泄,而仅1%的阿托伐他汀通过肾脏排泄。因此,瑞舒伐他汀更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尤其是在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中。
来源:Association of Rosuvastatin Use with Risk of Hematuria and Proteinuria. J Am Soc Nephrol, Jul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