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心衰前期筛查,迫在眉睫!JACC心衰子刊主编文章

2022-07-31 21:48:0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全球1%~3%的成年人有心衰,而患病率仍在上升,此外心衰死亡率也依旧较高,5年死亡率为50%~75%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在≥35岁的中国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3%,约有1139万心衰患者。

近日,JACC心衰子刊的主编Biykem Bozkurt发文指出,应该加强心衰前期患者的筛查和管理

文章指出,一提癌前病变,很多患者就心生警惕,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极其上心,心衰也有心衰前期(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但无症状)一说,却并未被医生广泛采用,患者也不理解。

事实上,目前识别心衰风险的手段已有很大进步在心衰还没露出马脚就能检出异常心脏结构或功能当前预防心衰的手段也有明显进展。

作者指出,鉴于当前心衰患病率的上升以及心衰疾病负担的增加,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心衰危险因素的流行,需要及早发现和预防心衰。

2022美国心衰指南指出,对于A期心衰(疾病前期)患者,可筛查利钠肽(BNP),并给予团队为基础的管理,包括优化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

STOP-HF 研究证明,对基线时有心衰风险的患者,每年监测一次 BNP水平,并对BNP≥50 pg/ml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管理等,明显减少了左心室功能障碍或心衰的发生。

此外,PONTIAC试验显示,对NT-pro-BNP >125 pg/ml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无心血管病患者,给予RASβ阻滞剂的强化治疗,也明显降低了心血管住院率和死亡率。

作者指出,关于心衰的筛查并未常规纳入临床实践,覆盖范围也尚不明确。

除了利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外,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也越来越被认为是心衰的风险因素,并有助于识别那些可从特定治疗手段降低心衰风险而获益的患者。

考虑至此,作者建议定期筛查有心衰风险的患者并监测进展,给予更为严格和优化的治疗、紧密的随访。

作者强调,临床医生要了解心衰前期的诊断标准以及利钠肽为基础的筛查。

此外,对于医疗系统而言,明确有心衰风险患者的覆盖范围和筛查也很重要。

来源:

[1]Bozkurt B. It Is Time to Screen for Heart Failure: Why and How? JACC Heart Fail. 2022 Aug;10(8):598-600.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 概要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553-578.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6.001【长按或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