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可祸及心脏!北医三院研究

2022-07-31 21:48:0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一个人心脏不好,有很多原因,但某些少见病因,比如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就很容易被忽视。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这种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病率约12/10万,多以神经肌肉受累为主,不过糟糕的是还可累及多系统导致退行性病变。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方芳、徐玲等就该院7年间收治的6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心脏受累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6例患者,女性5例,中位病程9年,均为隐匿性起病。其中3例有可疑肌病家族史。

全部患者均有肢体肌力下降,4例首发症状为进行性四肢无力,1例腰部无力伴行走困难,1 例下肢无力。2例间断性心悸伴头晕。

4 例合并心脏异常,以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为主要表现。1PR 间期延长,2例校正后QT间期大于450 ms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1例存在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患者存在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转复后合并传导系统阻滞。

在心脏结构与功能方面,1例既往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存在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余心脏结构大致正常。

就其他系统受累方面,4例出现白内障,4例出现内分泌系统受累,以糖耐量异常、结节性甲状腺肿、脱发为主要表现;3例出现消化系统受累,表现为便秘、胆囊结石。

相关检测显示,6例患者中3例肌酸激酶升高;6例均发现肌源性损害伴强直性放电;4例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萎缩。

根据受累基因的不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被分为 1 型和 2 型。6例患者仅1例行基因筛查,发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基因突变阳性,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 型。

据介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多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2型则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但心房颤动多见于1型患者。

研究者指出,神经肌肉疾病累及心脏易被临床忽视,临床上需加以重视。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为何易合并心脏受累?研究者指出,可能与继发脂质浸润、间质纤维化、心肌肥厚相关。

此外,心脏受累可发生在原发疾病的任一阶段,定期的心脏筛查对于这类患者不可或缺。

研究者特别指出,这类患者猝死风险高,加强其心律评估至关重要。

定期全面的心脏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治疗方面除对症支持外,主要集中于预防猝死。

6例患者均予改善代谢,营养肌肉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改善后出院。

来源:徐玲,王方芳,冯新恒,等.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6 例心脏表现及文献复习.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726-73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7.012.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