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16:18:5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9次
回顾性研究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揭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现有的数据基础,总结有益于临床诊疗能力提升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路径。那么如何开展回顾性研究呢?
让我们基于一篇文章来聊聊回顾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本次大咖说科研,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中心主任陈燕燕教授和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孔媛媛主任,针对一篇糖尿病患者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文章进行讨论。
大家也可下载文章先行查看:
张东蕊,尤宏钊,张恒, 等. 糖尿病患者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22,37(6):1181-1186. 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06.009.【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见全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心肺体外循环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并逐步完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尽管如此,体外循环由于再灌注损伤、炎症介质释放、微血栓形成等原因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也为搭桥围术期管理增加了新的挑战。
糖尿病是搭桥围术期不良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约75%合并糖代谢异常。
课题组以往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院内严格血糖控制(<7.8 mmol/L)显著增加院内死亡风险和主要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应采取相对宽松的血糖目标,同时发现体外循环增加糖尿病患者术后死亡风险。
研究在原有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应用或不应用体外循环下行搭桥的糖尿病患者术后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院内临床结局的影响。
该研究回顾性收集并纳入2011年~2014年在阜外医院行搭桥的3387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将应用或不应用体外循环下行CABG 的两类患者分别分为三组进行分析:严格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7.8 mmol/L)、中度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 7.8~9.9 mmol/L)与宽松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 10.0 mmol/L)。
研究终点: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院内全因死亡,次要终点是术后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体外循环下行CABG的糖尿病患者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患者,而且严格控制血糖(<7.8 mmol/L)增加了术后院内全因死亡和主要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发生风险,但在非体外循环患者中,血糖控制水平与院内不良结局无显著相关性。
长按或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