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6 23:28:3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搭桥术后1年的桥血管狭窄或闭塞率达15%~30%,15年超过75%。而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介入手术难度大,无复流、远端栓塞等并发症增加。近年兴起的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内斑块消蚀术(ELCA)或有帮助。
阜外医院俞梦越等分享了应用该技术治疗5例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的经验。
5例患者术前血管内超声(IVUS)显示,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多为脂质负荷斑块、破裂斑块、伴血栓形成为主。
5例全部经ELCA导管预处理后能够对血栓性病变或不稳定斑块进行选择性消蚀,甚至可以达到固化血栓、稳定斑块的作用。
ELCA预处理后按常规介入流程处理,有2例药物支架置入后根据超声结果进行了后扩张,术后未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等并发症,1例药物洗脱球囊处理在ELCA预处理后按药物洗脱球囊的标准流程用非顺应性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20%,根据IVUS选择合适尺寸药物洗脱球囊释放,结果满意。
3例以血栓病变为主的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ELCA辅助介入后有2例术后24 h超敏肌钙蛋白轻度升高,但患者未诉胸闷、胸痛等不适,复查心电图未见动态改变。
术中无1例发生血管夹层、穿孔、慢血流及无复流,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心原性死亡。
研究者认为,使用该技术预处理可对血栓病变,不稳定斑块进行有效消蚀,起到固化血栓、稳定斑块的作用,可显著降低无复流、慢血流、心肌梗死等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还发现,ELCA辅助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后,如果超声结果提示未达到最优化时,可进一步进行后扩张等操作优化治疗结果,结果并未导致无复流、围术期心肌梗死事件增加,近期效果满意,故其可作为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且原位病变无法进行介入干预时血运重建治疗的首选治疗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ELCA治疗的患者31例,消融血管32处。消融病变主要涉及支架内再狭窄,慢性闭塞病变,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和严重钙化病变,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来源:
[1]张紫微,俞梦越,郑甲林,等.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内斑块消蚀术在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715-719.DOI: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7.010.【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
[2]马玉良,曹成富,江万年,等.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2): 134-138.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