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8 17:29:36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阅读:139次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将于9月8-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中国(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召开。
疫情防控须知
参会人员健康管理
1、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司乘人员等均纳入会议人员健康管理。
2、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原则上所有参加会议人员在会议前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应及时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3、存在以下情形的人员,不得参会:活动前10天有港台地区和国外旅居史的人员;活动前7天有国内高、中、低风险区所在地区旅居史且未完成相关防控措施前的人员;无疫情发生县(市、区、旗)来(返)川人员未按照疫情防控提醒短信落实相关管理措施前;接到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风险提示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或健康码、行程码有异常者;被判定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被判定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已治愈出院,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活动前有不适症状或有健康状况异常的人员(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味觉、嗅觉功能障碍等疑似症状且未排除传染病感染者)。未完成入川后全程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入川后未完成入川即检且结果未出的人员);本人及同住人员7天内有西藏、海南、新疆、陕西省、云南昆明市、江西鹰潭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青海省、阿坝州阿坝县、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南部县旅居史的人员。
4、符合参会条件的人员,从8月29日开始连续开展为期10天自我健康监测。每天采取自查自报方式进行健康监测,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一旦发现发热、乏力、咳嗽、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黄疸、皮疹、结膜充血等疑似症状,应尽快就诊排查,未排除疑似传染病及身体不适者不得参会。参会时务必填写“健康监测记录表”和“流行病学史筛查和症状监测表”。
5、全体人员报到时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采样时间为准);完成48小时核酸、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监测“四件套”。参会人员抵川后提前注册或扫描“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四川天府健康通”,确认行程卡、健康码标识为“绿色”后,于会场扫码查验并人脸实名认证后方可入场。
提示:入川人员需在入川后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且结果为阴性,方可扫场所码。在川期间需完成三天两检。离蓉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6、会议期间,参会人员一旦发现发热、乏力、咳嗽、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黄疸、皮疹、结膜充血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向会议活动应急处置留观点负责人乔利峰 17708130595(天府会议中心),付晶18981838136(西博城)报告,并尽快就诊排查,未排除疑似传染病及身体不适者不得参会。
民航健康申报
进馆流程
(以下环节出现黄码和红码或弹窗人员、体温超过37.3人员,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超过48小时不得入场)
1. 中国(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
3号馆入口,使用四川天府健康通扫描“场所码”进行核验及人脸比对→测体温过安检→展览区入口查验胸卡和身份证(请务必携带身份证、口罩)→进入展览区
2.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南门入口使用四川天府健康通扫描“场所码”进行核验→测体温过安检→查验胸卡,扫描身份证进行人脸比对(请务必携带身份证、口罩)→进入会议区
其他相关管理规定
a) 所有参会人员需签署“健康监测记录表”和“流行病学史筛查和症状监测表”(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请打印签字后随身携带。会议代表及参展商凭“健康监测记录表”和“流行病学史筛查和症状监测表”进行现场报到领取会议资料;团队注册凭全体团队成员的“健康监测记录表”和“流行病学史筛查和症状监测表”报到领取会议资料;搭建商凭“健康监测记录表”和“流行病学史筛查和症状监测表”办理施工证。
b) 所有参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参会代表、参展商、搭建商、工作人员等)全部施行胸卡实名制,不得传递/冒用他人胸卡或其它会议相关证件。一经发现,没收胸卡/证件,取消入场资格,后果自负。
c) 会议期间,在会场及展厅内,所有人员需佩戴胸卡,无胸卡者不得在会议场所内逗留。
d)所有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大会相关防疫规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加强自我健康检测等;健康检测异常者不得参会并及时报告,配合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非参会期间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e)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以上规定严格执行,敬请配合。
扫描二维码
即可下载“健康监测记录表”和“流行病学史筛查和症状监测表”
点击图片进入大会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