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 08:57:3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1次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0年的一项调查,在四种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吸烟、不饮酒或适量饮酒、充足的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医院职工在不吸烟和少饮酒方面表现最好,但在充足身体活动方面却处于较低水平。
阜外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安易主任告诉记者,除了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外,医生的作息时间也不固定。
在阜外医院,常有外科医生从早上9点开始手术到下午2、3点,赶不上常规午餐时间。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在接触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时,处理到后半夜也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工作节奏常常无法与普通人的理想作息时间合拍。
为了比较不同社区人群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遵循情况,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希副研究员与胡安易主任牵头完成了本文开头的研究。
研究团队对我国四类社区(医院功能社区、企业功能社区、城市居民社区和农村居民社区)46846名35~60岁中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其中不吸烟、不饮酒或适量饮酒、充足的身体活动和健康饮情况。
结果显示,医院职工在不吸烟和少饮酒方面表现最好,达到了90.8%和96.9%,但在充足身体活动方面却处于最低水平,仅为20.1%,而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充足身体活动达到了51.8%,35.9%和48.7%。
在坚持健康饮食方面,医院职工的遵循率较高,也仅为12.8%,企业职工和农村居民的遵循比例不足4%,城市居民也仅6.3%。
李希副研究员表示,医生可以算是工作高强度高压力的代表群体。不仅在国内是如此,不少国外的研究也表示,美国、英国、印度的医生工作非常忙
然而,对于医生群体来说,理想的运动方式较难实现。李希认为,受限于医生的工作强度和日常时间安排,让医生完全脱离工作场景去健身房或者回家锻炼并不现实。
对于医生来说,最合理的方式是把运动穿插在工作当中。比如说在医院配备健身器材,组织工间锻炼活动,给医生安排坐立两用的办公桌椅等方式。
为了尽可能帮助医院职工运动达标,阜外医院从医院环境设施、运动活动、健康干预等方面动了一番“心思”。
阜外医院工会副主席郭悦介绍,阜外医院院领导重视和加强职工健康管理,在运动空间上,为职工创造就近健身环境。医院拥有专业的有氧训练、力量训练、综合训练等公共健身场地。
阜外医院日常活动和健身场所
例如,在医院报告厅前厅、多功能厅、部分科室、手术室等多地安放跑步机、椭圆仪、划船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在离医院不到500米的距离租下篮球馆和羽毛球馆等健身场地,便于医生运动。
在活动组织上,阜外医院开展“健康职工之家”活动,通过群打卡、相互督促、运动比赛、健步走等形式,提醒医护人员动起来。2021年,全院有46个科室共2218人参加活动,参与率达64%。
阜外医院运动健康管理区
阜外医院建立了职工的“健康享瘦”减脂训练营。在2021年,共100余名学员参加,经过4周训练,平均体重下降1.17 kg,体脂率下降1.5%,BMI下降0.8 kg/m²。
胡安易主任介绍,在健康干预上,阜外医院根据职工健康现状,开展了两期强化干预,一期是心肺功能强化,因为体检发现医院职工心肺功能不达标。
另一期是身体姿态干预,因为阜外医院不少心血管手术具有放射性,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30多斤重铅衣,这对他们的腰、肩、颈等部位的损伤较大。
除了身体透支外,医生群体常常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多外科医生,他们在做完一天的手术后回到家里,还会思考患者的手术细节、药物反应等问题。”李希认为,工作量大、长时间精神紧绷,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问题。
胡安易主任进一步补充,成年人合理的睡眠时间在7小时左右,但医护人员普遍难以达标,长期缺觉会导致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变差、内分泌失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风险。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长期运动不足、精神压力大也会引发多种睡眠问题。
郭悦表示,阜外医院未来会持续开展职工健康运动系列活动,也将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层面,通过运动及心理健康疏导等方式,帮助职工身心更加健康。
来源:
[1]医师报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