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并不少见!广东省医耿庆山等文章

2022-10-07 10:32:2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等撰文指出,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并不少见,患病率波动在12%~75%好发于独居、未婚、女性、抑郁焦虑及合并冠心病等人群。

当前人们普遍忽视精神压力这一非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作者介绍,在人受刺激后,比如一场地震、洪水、战争等骤起而消后,心因性住院率及死亡率会明显升高。

而在1984年,《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在模拟精神压力下,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心绞痛患者出现心肌缺血。

这种心肌缺血往往较为隐匿,常出现于心率较慢、需氧量较低时,常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管阻力升高,并与心血管病预后不良有关。

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为:

(1)依据超声心动图,精神压力下出现以下任一表现:

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运动较前恶化;

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 5%;

心电图≥2个导联中至少 3 次心脏搏动连续出现 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1 mm;

(2)依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发现有心肌缺血

很多人可能还有个疑问:这种心肌缺血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有啥联系?

作者介绍,两种心肌缺血或可能存在共同的生理病理基础,但既往研究显示,仅有10%~20% 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心肌缺血。

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发生率或远远高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且更加难以预防,鉴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心血管病患者预后价值也更高。

到底当精神压力沉重袭来,如何处理这种疾病?

文章指出,对于这种病,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运动和压力管理治疗。

药物主要有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阿司匹林,其中临床应用最多的是艾司西酞普兰。

运动是良药。研究显示,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

压力管理治疗,这个就是旨在疏导心理压力的治疗。

总之,人生不过匆匆一场,压力来袭时,要做好“移心大法”,把自己的“心”转移到宽松有爱的事物中,或更能拈花一笑风轻云淡。

来源:刘全俊, 尹晗, 马欢, 等. 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理机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850-85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8.015.【长按或点击二维码可见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