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郑哲: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持续改善【CHC2022】

2022-10-07 10:41:4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郑哲教授报告了《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2021版)》的内容。该报告基于全国医疗质量监测、抽样调查及各专科协作平台数据,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心血管病专业医疗质量现状。

点击观看视频

数据纳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5351家医院(三级2042家,二级3309家,不包括军队医院)的1959万心血管病相关住院患者人次(影像专业包含门诊患者)部分指标与2020年及以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心血管病诊疗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推广迅速

报告显示,具备主动脉手术能力的医院数量及手术量快速增长,主动脉介入手术发展最为迅速。先心病介入手术量逐年增长,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已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开展地区不断增加,六年手术量增长32倍,增长最多的为北京。

、质量改进初见成效,诊疗过程日趋规范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指标提升明显,24小时内再灌注率从2020年的70.3%升至2021年的81.5%,但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动脉桥选择、围术期输血控制指标持续改善。至少一支动脉桥的使用率为87.6%。心力衰竭诊疗过程指标逐年改善,但规范化诊断和评估能力亟待提升。

三、区域间医疗质量异质性依然突出

虽然从总体上看,医疗质量在提升,但在区域间医疗质量仍存在差异。比如,急性STEMI风险调整的院内死亡率在福建最低,仅2.1%。辽宁最高(8.4%),二者相差近4倍。

心力衰竭风险调整的院内死亡率东部地区较高,达到2.3%,而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5%和1.3%,地区的医院间异质性突出。

在中国冠心病治疗中,PCI与CABG之比约为22:1,虽低于2020年的比例(26:1),但仍远高于美国(2.2:1)。甘肃最高(140:1),北京为5.4:1

四、跨省就医结局改善,医疗服务同质化待提升

2021年,跨省异地就医持续下降,但需考虑疫情防控影响因素。区域间医疗质量异质性依然突出是导致导地就医的主要原因。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可能缓解医疗服务供需不均衡。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阜外华中血管病医院是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所在省份心血管外科的跨省异地就医流入占比增加,流出占比下降。

五、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每张床配备护士数呈上升趋势,2021年达到10.43,但仍低于《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展目标(10.65)。护患比呈上升趋势(2021年112.8),但尚未达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要求(<18),更低于美国(ICU 12,内科病区16)

六、材料费用占比下降,但药品费用占比上升,政策推进效果需要深入研究

郑教授还指出,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今后将坚持以推进目标导向的质量改进工作,继续完善质控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质控信息监测与分析反馈。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