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左束支阻滞心衰患者,左束支起搏优于双室再同步化治疗! JACC刊登南京医大一附院邹建刚和阜外医院樊晓寒等RCT研究

2022-10-07 10:44:5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8次

对于合并有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衰患者,目前多个国际心衰和起搏指南建议通过双室起搏(BiVP)实现双室电机械同步化的心脏再同步治疗(BiVP-CRT

本刊一项Meta分析表明,左束支起搏治疗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有效、安全,可能会成为CRT的一种替代方案。

近日,JACC杂志刊登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邹建刚教授和阜外医院樊晓寒教授的合作研究则证实,对于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衰患者,应用左束支起搏(LBBP)进行再同步治疗LBBP-CRT)策略,相比于传统的BiVP-CRT,可更显著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促进左室逆重构。

该研究由中国学者独立自主完成的全球第一个中心、前瞻性、头对头比较LBBP-CRTBiVP-CRT临床疗效的RCT研究。

作者认为,该研究预期将改写指南对LBBP-CRT的推荐等级。

2019~2021年期间,两家中心连续筛查73例患者,最终入选40LBBBLVEF40%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并1:1随机分至LBBP-CRT组(n=20)和BiVP-CRT组(n=20),术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共随访6个月。

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VEF较基线变化值(ΔLVEF)差异,次要终点包括6个月超声反应率及超反应率,NYHA等级、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变化差异等。

手术过程中,LBBP-CRT组有2例患者由于电极无法拧入间隔和电极拧入后无法纠正LBBB而交叉至BiVP-CRT组;BiVP-CRT组有4例患者因为冠状窦插管失败、左室电极阈值高、膈神经刺激等原因交叉至LBBP-CRT组。

术后随访3个月时,LBBP-CRTLVEF值提高了16.5%BiVP-CRT组提高了11.6%;术后随访6个月,LBBP-CRTLVEF提高了21.1%BiVP-CRTLVEF提高了15.6%P=0.039)。

次要终点方面,LBBP-CRT组的左室收缩末容积变化更为显著;NT-proBNP水平多降低了1071.8 pg/mlLBBP-CRT组超反应率显著高于BiVP-CRT组(65.0% vs. 42.1%)。

安全性方面,BiVP-CRT1例患者围术期出现气胸,LBBP-CRT1例患者因LBBP失败交叉至BiVP组后出现左室冠状窦电极脱位,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起搏参数均保持稳定,无心衰再住院事件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与此同时,研究者也指出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且主要终点不包括全因死亡和(或)心血管住院等硬终点事件,因此LBBP-CRT能否给患者带来临床硬终点获益仍需开展更大规模、随访时间更长的RCT研究予以证实。

来源:

[1]Yao Wang, Haojie Zhu, Xiaofeng Hou,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Left Bundle Branch vs Biventricular Pacing f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J Am Coll Cardiol. 2022, 80 (13): 1205-1216.

[2] 成雨达,李玉军,齐金磊,等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11): 1114-1121.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11.010【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可见全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