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7 10:46:2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血小板高反应性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及 PCI 后支架内血栓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学者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与血小板高反应性显著相关。HbA1c 水平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但与阿司匹林抵抗无关,血糖控制不佳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且接受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栓弹力图法血小板功能检测的 1 167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 HbA1c 水平由低到高分为三组:HbA1c<6.5% 组(n=792)、6.5% ≤ HbA1c ≤ 8.5% 组(n=260)、HbA1c>8.5% 组(n=115)。
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 <30%,阿司匹林抵抗定义为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 <50%。
与其他两组相比,HbA1c>8.5% 组中男性比例较低,糖尿病患者比例和 B 型利钠肽水平较高,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左主干病变。
氯吡格雷抵抗总发生率为 5.2%,且随着 HbA1c 水平升高而升高,HbA1c<6.5% 组、6.5% ≤ HbA1c ≤ 8.5% 组、HbA1c>8.5% 组中发生率分别为 4.3%(34/792)、6.2%(16/260)、9.6%(11/115);
阿司匹林抵抗总发生率为 16. 5%,不随 HbA1c 水平升高而升高,上述三组中发生率分别为 16.4%、17.7%、14.8%。
HbA1c<6.5% 组、6.5% ≤ HbA1c ≤ 8.5% 组、HbA1c>8.5% 组中 ADP 抑制率分别为 90.8%、80.0%、75.0%。
三组中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分别为 88.8%、88.1%、83.9%。
多因素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HbA1c 水平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但与阿司匹林抵抗无关,HbA1c>8.5% 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子(OR=2.02)。
来源:吴义林,李为真,刘敏,等. 血糖控制情况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4 : 37(8): 789-793.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8.005.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