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13:10:09来源:医脉通阅读:22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长久以来,二甲双胍一直稳坐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的头把交椅(注:线粒体糖尿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不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来说,二甲双胍却退居了“二线”。究其原因,二甲双胍可通过胎盘,胎儿血药浓度和母体几乎相同,因此“二甲双胍于这一特殊人群的安全性问题”多少存在一些争议。时至今日,药品说明书上仍明确标注“不推荐孕妇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慎用......”。
无疑,临床需要更多的安全性证据。
妊娠期使用二甲双胍,新生儿代谢参数出现略微差异
近日,发表于Diabetes Care期刊(IF:15.27)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提供了最新安全性证据。利用新南威尔士州新生儿筛查项目中的数据,研究者将妊娠期间使用二甲双胍母亲(单药/联合胰岛素)所生婴儿的新生儿筛查(NBS,24-72小时血样,评估了25项指标)结果与“饮食治疗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二甲双胍治疗组:共纳入574名参与者(单药治疗483名,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99名),起始平均胎龄为26周(0-38周),平均剂量1326(500-3000)mg/d,通常持续使用至分娩。
➤正常对照组:纳入978名;
➤饮食治疗组:纳入952名。
总体来看,二甲双胍治疗组新生儿的胎龄更短(266±7 vs. 272±10 vs. 274±9天)(P<0.001),出生体重更低(3.28±0.51 vs. 3.29±0.49 vs. 3.33±0.43 kg)(P=0.008)。且无先天性代谢缺陷(IEM)队列,所有NBS数据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不过,虽然处于正常范围,但25种指标中有9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组受试者的酰基肌苷类(短链、中链和长链)浓度略高,亮氨酸水平较低(如表1)。
与饮食治疗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组新生儿,在丁酰肉碱(C4)、异戊酰肉碱(C5)和戊二酰肉碱(C5D)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与二甲双胍暴露相关的假定代谢特征。未发现二甲双胍组新生儿出现维生素B12缺乏。
表1 三组对比结果(原始数据)
异戊酰肉碱水平升高意味着什么?
研究者表示,与二甲双胍相关的最为一致的变化是异戊酰肉碱(C5)水平的升高。
异戊酰肉碱(C5)是一种酯化为肉碱的短链脂肪酸,通常是由分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分解代谢形成,可以很容易地穿过线粒体膜而不需要转运体。
异戊酰肉碱(C5)显著升高见于异戊酸血症(OMIM#2435000)——一种亮氨酸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和酮症,常被误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研究者认为,研究观察到的结果不一定意味着致病性。此外,成人服用二甲双胍时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在本项研究中,未观察到新生儿中相关标志物发生明显变化。
总之,该项研究发现了新生儿代谢中细微但非病理的变化,为二甲双胍对新生儿代谢的影响,特别是对酰基肉碱类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二甲双胍妊娠期能不能用?”我国指南这样推荐
1.二甲双胍妊娠期能不能用?
对于“妊娠期能否使用二甲双胍”这件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南》)已给出了明确建议:可以,但不推荐单独使用,需在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应用。并且,除二甲双胍外,其他口服降糖药均不推荐应用于孕期。
《指南》指出:多项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在妊娠期应用的头对头研究及荟萃分析提示,使用二甲双胍在控制餐后血糖、减少孕妇体重增加以及新生儿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方面都有益处,孕早期二甲双胍暴露并不增加任何先天畸形的风险。
2.特殊情况怎么处理?
《指南》提及:对于二甲双胍治疗的育龄期T2DM患者以及严重胰岛素抵抗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PCOS患者,可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怀孕,怀孕后是否停用二甲双胍,需视血糖及患者意愿综合判断,酌情继续应用或加用二甲双胍。
3.说明书无相关适应证,临床该怎么办?
《指南》提及:由于我国尚无二甲双胍孕期应用的适应证,需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应用,不推荐妊娠期单用二甲双胍,需要在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应用。
本文小结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首次发现二甲双胍妊娠期使用者新生儿24-72小时代谢中间体水平的细微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新生儿短链、中链和一长链酰基肉碱(十四烷酰肉碱[C14])浓度更高;与饮食治疗组相比,二甲双胍组丁基肉碱(C4)、异戊基肉碱(C5)和戊二酰肉碱(C5D)升高。不过这些变化非常微小,远远没有达到病理指标或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地步,未来需进一步探究。
参考资料:
[1]Estrella J, Wiley V, Simmons D, et al. Effect of Maternal Metformin Treatment in Pregnancy on Neonatal Metabolism: Evidence From Newborn Metabolic Screening[J]. Diabetes Care, 2021,44(11):2536-2541.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4):31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