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1 ASH 大咖谈 | 张明智教授:PD-1抑制剂等在NKTCL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1-12-29 09:42:50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淋巴瘤中心张明智教授和团队的3项NKTCL相关的研究入选今年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壁报展示。医脉通诚邀张明智教授接受采访,结合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探讨NKTCL治疗的最新进展。


医脉通:难治/复发结外NKTCL患者预后差,缺乏有效治疗。您和团队开展了替雷利珠单抗(PD-1)联合西达本胺来那度胺依托泊苷治疗难治/复发性结外NKTCL的II期临床试验,入围了今年ASH大会的壁报展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展此项研究的呢


张明智教授:NKTCL是一类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肿瘤。EB病毒感染导致PD-L1表达增高,这就是PD-1抑制剂作用的基础。香港一项7例PD-1抑制剂治疗NKTCL的研究,有效率达100%,而我们报道的7例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NKTCL患者,有效率仅有50%。后续7项PD-1抑制剂治疗NKTCL的研究证明了,PD-1抑制剂治疗NKTCL的有效率平均为50%左右,完全缓解(CR)率达20%-30%。这说明单独PD-1抑制剂治疗NKTCL有效,但有效率不高。有作者对此进行探讨,表示PD-L1虽然表达,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分布(MSI)、肿瘤微环境、机体内免疫状况等。所以单独依据PD-L1的表达不一定获得较好的疗效。


在PD-1抑制剂刚上市时,我们有一例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结果令人鼓舞。在经历一、二、三线治疗失败之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大量结节,化疗后结节坏死,坏死结痂的下方出现了一些耐药的肿瘤细胞,仅靠化疗无法脱落。使用PD-1抑制剂后,坏死结痂完整脱落。目前患者的状况很好,但正如刚才所说,PD-1抑制剂治疗NKTCL的有效率在50%左右,CR率在20%-30%,还是不尽如人意。


除作用机制以外,目前还有使用PD-1抑制剂进行联合治疗的探索。例如黄慧强教授应用PD-1抑制剂与表观遗传学药物西达本胺联合用药,发现PD-1抑制剂协同增效西达本胺。目前临床上使用PD-1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治疗的复发难治NKTCL(R/R NKTCL)患者显示出协同增效作用。


但是PD-1抑制剂和西达本胺起效缓慢,R/R NKTCL作为一类高侵袭性的肿瘤,有时发展速度非常快,可能在药物发挥疗效之前,患者的病情已迅速发展或死亡了。所以,我们考虑在这两种药物的基础上,在应用一些发挥作用较快的药物,如依托泊苷(VP-16)、来那度胺。VP-16还作用于巨噬细胞,能够治疗和预防噬血细胞综合征。来那度胺具有调节免疫、调适肿瘤微循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四种药物相辅相成,起到协同抗R/R NKTCL的作用。所以,我们去年在全国启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Ⅱ期试验[1],证明了PD-1抑制剂联合西达本胺、来那度胺、VP-16方案在R/R NKTCL首次治疗中有非常高的反应率,不良反应安全可控。这项研究在今年ASH会议上也进行了壁报展示。


医脉通:此项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初步结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最新的研究结果,并分享一下您对于该项研究结果的解读?


张明智教授: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们入选了10例患者,在8例疗效可评价的R/R NKTCL患者中,7例(87.5%)获得缓解,其中5例(62.5%)达到CR,中位达初始缓解时间为6周(6-12周)。10例患者报告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TRAE)。最常见的TR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血小板减少(4例)、转氨酶升高(3例)、恶心(4例)。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这些不良事件多是Ⅰ-Ⅱ级。本研究未发现死亡病例。截止目前已经入组临床观察20例患者,疗效基本上维持上述水平。能够取得这样的研究结果,我认为是比较好的。目前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用了一年多的PD-1抑制剂,定期复诊,状态很好。在PD-1抑制剂展现出这样较好疗效的基础上,我们考虑下一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图片1.png


图片2.png


医脉通:我们关注到除了这项临床研究之外,您和团队还有2项关于NKTCL治疗的临床前研究,这两项研究探索了哪些药物呢?能为NKTCL治疗提供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呢?


张明智教授:一项是有关VP-16和西达本胺联合用药的研究[2]。西达本胺是表观遗传学药物,对T细胞和NK细胞有作用。VP-16能够预防和治疗NKTCL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我们首先做了临床研究,再进行基础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西达本胺和VP-16对NKTCL细胞均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而且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西达本胺和VP-16联合用药可引起DNA损伤,细胞周期G2/M期阻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表观遗传修饰恢复,促进凋亡细胞死亡,抑制NKTCL的体内生长。此项研究的结果在今年ASH会议上进行了展示。


另一项是关于苯达莫司汀[3]的研究。苯达莫司汀作为一种双功能烷基化疗药物,这些年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上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但在NKTCL上使用较少,报道也少。我们使用苯达莫司汀治疗NKTCL患者,通过细胞凋亡、细胞生长等结果研究苯达莫司汀的疗效。研究发现,苯达莫司汀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显著抑制NKTCL,很有可能是通过激活DDR和抑制STAT3,从而导致NKTCL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这只是目前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未来开辟PD-1抑制剂新的治疗途径、新的药物联合治疗是我们新的研究方向。


张明智1.png

张明智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转化医学专业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会血液肿瘤委员会淋巴瘤分委会副主任

中国精准医学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会长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科技厅杰出人才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和厅级科研项目19项

发表学术论文315篇(SCI文章159篇)、获省级科技奖6项


参考文献:

[1]ASH 2021,abstract#1368.

[2]ASH 2021,abstract#3987.

[3]ASH 2021,abstract#2945.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