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1 ASH大咖谈 | CML进展大起底,看江倩教授来解析

2021-12-27 10:42:01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1年12月11-14日,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如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江倩教授团队有5篇摘要入选,其中4篇oral,1篇poster,对于当前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医脉通有幸邀请到江倩教授团队成员接受采访,一起分享研究过程中的趣事,并解读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临床意义。


FFSPS帮助选择最佳TKI治疗策略


江倩教授:有关CML患者,目前有多个评分系统可以预测患者的生存情况,例如Sokal、ELTS等。目前CML药物有很好的疗效,很少有患者真正死于CML。所以,我们将研究重点前移,着眼于患者耐药或治疗失败中,有哪些因素可以预测治疗效果。对此,我们制定了一套评分系统,帮助医生在治疗前预判患者的用药疗效,对于高危患者,可能其治疗失败风险更大,对应地选择更强的治疗。


摘要632:FFSPS帮助选择最佳TKI治疗策略


CML患者在通过标准剂量伊马替尼治疗未达到2020年欧洲白血病网络(ELN)反应标准的情况下,是选择增加剂量还是更换第二代TKI进行治疗成为临床的一项难题。江倩教授团队开发并验证了新诊断CML-CP患者的FFS预测评分(FFSPS)来帮助医生在这些方案中进行选择,并在今年的ASH会议上进行了展示。


此研究发现,在训练数据集(n=900)中,WBC≥120×109/L、血红蛋白浓度≤115 g/L、嗜碱性粒细胞≥12%和EUTOS长期生存(ELTS)风险评分与较差的无失败生存期(FFS)显著相关。在FFSPS评分系统中,除ELTS高风险评分为2分外,其他评分均为1分。根据FFSPS将受试者划分为极低(分数=0)、低(分数=1)、中等(分数=2)、高(分数=3)、极高(分数≥4)5个风险亚组。5个亚组的7年FFS率存在显著差异,在验证数据集中也是如此。


此外,FFSPS还与主要分子学反应(MMR)、MR4.0和MR4.5、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存期的概率相关(所有p值<0.001)。FFSPS能够预测患者治疗成功的概率,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TKI治疗策略。


奥雷巴替尼对于T315I基因突变或者多重耐药的CML患者安全有效


江倩教授: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TKI,对T315I基因突变或者多重耐药的CML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此次ASH会议上公布的是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数据,多数患者的疗效稳定且持久存在,副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因为CML患者需长期用药,所以药物长期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大家最重视和关心的内容,奥雷巴替尼在此次研究中表现出很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摘要311:新型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HQP1351)治疗TKI耐药CML患者的Ⅰ期研究结果


共101例受试者接受奥雷巴替尼治疗,中位治疗时间为39个月,中位随访30.8个月。研究结果显示,对于TKI耐药的CML-CP或CML-AP患者和长期治疗的患者,奥雷巴替尼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治疗反应持久,ABL1T315I突变的CML-CP患者更敏感。研究中有11例多重基因突变的患者,1例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4例达到MMR,2例达到MR4.5。大多数非血液学不良事件(AE)为1级或2级。血液学AE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其中常见的SAE为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经过4年随访,AE发生率明显下降。


摘要3598:奥雷巴替尼治疗TKI耐药BCR-ABL1T315I突变CML患者的Ⅱ期研究最新结果


41例CML-CP患者中32例(78%)完成了12个周期的用药,多数患者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CHR)、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CCyR、MMR。12个月时PFS率为89.3%,总生存期(OS)率100%。在23例CML-AP患者中,14例完成了12个周期的用药。17/23例(73.9%)患者经历了MaHR,其中65.2% CHR和8.7%无白血病证据(NEL);MCyR率、CCyR率、MMR率较高。12个月时PFS率为74.1%,OS率91.3%。


CML-CP患者和CML-AP患者常见的血液学AE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非血液学AE,CML-CP患者常见的有皮肤色素沉着和肌酸激酶升高、ALT和AST升高等;CML-AP患者常见的有皮肤色素沉着、低钙血症。


研究结果显示,对TKI耐药的BCR-ABL1T315I突变的CML-CP和CML-AP患者,单用奥雷巴替尼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多个癌症相关基因突变与接受第三代TKI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江倩教授:虽然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第三代TKI药物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第三代TKI耐受或无效。我们针对哪些患者能够获益于第三代TKI进行了基因组学的分析。除一些临床的变量以外,癌症相关基因ABL1突变或non-ABL1的突变、突变类型和个数,以及高危染色体核型、高危染色体异常、治疗线数、既往治疗过程中的反应等可以综合预估第三代TKI的疗效,同时在机制上解释了患者对第三代TKI耐药的原因。


ELN警告和失败标准同样适用于CML-AP患者


江倩教授:大部分初诊的CML患者是处于慢性期,少部分处于加速期。加速期不意味着疾病的晚期,有些加速期患者初诊时状态较好。所以我们去区分哪些患者的病情较差,从中找出影响因素,并制定了一个评分系统。同时,我们探究第二代TKI药物相比于伊马替尼是否对其效果更好,经过分层研究发现,初期使用二代TKI能够快速获得治疗反应,但在总的治疗结局、生存和复发等方面没有明显的获益。


摘要636:TKI治疗CML-AP患者预后的预测评分


此研究确定了影响CML-AP患者的TKI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制定了一个预后评分。研究结果显示,与初诊为CML-AP疗效相关的因素有血红蛋白浓度<100 g/L、血小板<270×109/L、原始细胞>3.8%和≥1种合并症。按照不利因素的数量可分为3组:低风险(0个)、中等风险(1-2个)、高风险(3-4个)。不同组别间,FFS、PFS和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


研究还显示使用2020年ELN标准在3个月时发出警告与更差的FFS显著相关,3个月时失败与更差的PFS和生存率显著相关,即2020年ELN慢性期患者TKI治疗警告和失败标准也适用于CML-AP患者。


最后,此次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显示,虽然初期使用第二代TKI治疗的患者能够较快达到治疗反应,但FFS、PFS和生存率与初期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相似,没有明显获益。


未来展望


江倩教授:我认为CML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在患者耐药方面依然需要新药物的研发。目前已有的三代TKI药物,并不是对每一个患者都安全有效。所以,新药尤其是针对复发难治CML患者的药物研发仍然是热点,未来也是如此。


第二,如何最大可能地减少药物毒性。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大部分CML患者无法停药或是停药不成功,那么如何能够通过减少药物治疗,最大可能地减轻毒副反应,但又可以保持治疗的有效性。我们目前在研究减量治疗,探索哪些患者能获益于减量治疗,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第三,患者停药的识别和管理。有些CML患者停药后病情恶化或是复发,需要重新药物治疗。对于这一类患者如何识别和管理,也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江倩.png

江倩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国际CML基金会国家代表委员会成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白血病分会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Leukemia Research、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1]ASH 2021,abstract#632.

[2]ASH 2021,abstract#311.

[3]ASH 2021,abstract#3598.

[4]ASH 2021,abstract#308.

[5]ASH 2021,abstract#636.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