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会后速递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CAR-T细胞全流程管理原则发布会圆满落幕!

2021-12-23 08:32: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2021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全流程管理原则发布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宋玉琴教授担任大会主持;多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知名专家:谢彦教授、应志涛教授、林宁晶教授、邓丽娟教授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临床中应用CAR-T疗法的宝贵经验。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李振玲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李文瑜教授和山西省肿瘤医院的苏丽萍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共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医脉通将此次发布会的主要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供广大医生参考。

分享实践经验,做CAR-T全程规范化管理的先行者

近年来,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令人惊喜的治疗效果,为晚期和罕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CAR-T产品商业化后应用于临床实践,仍有诸多问题待探讨,如何解决临床实践应用问题已成为迫切需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自2013年开始CAR-T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领域内发表大量重磅文献,推动了CAR-T疗法的发展。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的CAR-T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全流程管理原则》(下称“管理原则”)于近日正式公布。

规范化的全流程管理,有利于提升CAR-T疗效。患者选择作为全流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提升CAR-T临床获益的第一步,建议刚开始开展CAR-T细胞治疗的医疗中心采用与临床研究相似的患者纳入标准,具有丰富CAR-T细胞治疗经验的医疗中心可适当拓宽患者接受治疗的条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单采)环节,需要采集足够多且质量好的白细胞,是保障CAR-T制备的重要环节;桥接治疗与清淋化疗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肿瘤负荷,创造有利于CAR-T细胞在体内扩增的免疫微环境;CAR-T细胞回输及回输后不良反应监测不容忽视,其管理保障了CAR-T获益及安全性。


微信图片_20211222223427.png


全程规范化管理,为CAR-T精准治疗保驾护航

管理原则从患者筛选、单采、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CAR⁃T回输、回输后患者监测及不良反应处理、回输后长期随访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CAR⁃T,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① 患者筛选是全流程管理的第一步,基于CAR-T注册研究,临床实践中选择患者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治疗人群的疾病特征、既往治疗中可能影响淋巴细胞采集的因素及何时何地接受CAR-T治疗。② 单采是CAR-T制备前的关键环节,应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确认可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除 ECOG体力状态评分、血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感染情况及传染病筛查等常规检查外,还要注意评估前序药物洗脱期。③ 是否进行桥接治疗,需要综合考量CAR-T生产周期及患者病情,桥接治疗方案可以为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患者桥接治疗后需要进行清淋化疗,因此方案不宜过强,否则毒副反应可能会影响后续清淋化疗及细胞回输。④ 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患者体内正常的淋巴细胞,消除免疫抑制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T细胞扩增的免疫微环境。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是最常见的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的预处理方案。⑤ CAR-T细胞回输:回输前规范预处理是保障CAR-T回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回输前(CAR-T产品解冻前)需要再次综合评估患者临床状态,并可以预处理用药以降低输液反应。输注前和回输后确保有至少两次处方剂量的和相应的急救设备可用。⑥ 应密切监测患者回输后不良反应并长期随访,回输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症(ICANS)。患者进入随访观察的阶段,由于CAR-T细胞具有活性,且在人体中持续存在。因此,监控CAR-T细胞的活性可以了解肿瘤缓解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222223430.png


了解各环节研究与实践差异,助力CAR-T个体化治疗

近十几年来,CAR-T疗法从学术中心的研究迅速转化为全球商业化生产,其临床研究数据为商业化后CAR-T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了解CAR-T各环节中研究数据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对于CAR-T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

在患者选择环节,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患者与研究存在差异,研究中未纳入的患者,在实践中是否适用CAR-T呢?管理原则回答了这些问题,例如,基于真实世界数据,临床实践中CAR-T可以应用于更高龄患者,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脏器功能,治疗期间注意患者预处理化疗后毒副反应,以及CAR-T细胞回输后的毒副反应。在桥接治疗环节,不同临床注册研究中的桥接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在临床实践中,桥接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个体化评估,可以根据患者对既往治疗的反应选择既往有效的药物,且方案不易过强。

微信图片_20211222223432.png


总结

近年来,CAR-T在血液肿瘤尤其是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优异疗效,2款CAR-T产品在我国相继获批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全身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国内CAR-T治疗发展迅速,如何规范、合理应用CAR-T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管理原则的制定,对CAR-T全流程各环节进行详细总结,推动CAR-T治疗规范化的发展。

在本次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大咖分别就管理原则的意义及价值、管理原则的概览介绍、临床研究与商业化CAR-T管理原则的差异和CAR-T治疗开展经验进行了分享及深入讨论。通过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共同推进了中国癌症患者全新治疗方式的规范化治疗,为CAR-T精准治疗保驾护航,也为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