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聚焦CAR-T疗法,全流程管理原则重磅发布

2021-12-07 11:08:00来源:医脉通阅读:20次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备受关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产品获批上市,2021年中国也有两个靶向CD19靶点的产品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目前使用CAR-T细胞的经验大多来自于既往临床研究,上市后如何规范合理应用CAR-T细胞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为规范CAR-T细胞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的CAR-T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全流程管理原则》于近日正式公布,医脉通整理了其中的精华,以飨读者。


微信图片_20211207113609.jpg


患者筛选多考量,疗效获益有保障

目前CAR-T细胞主要靶点为CD19,美国FDA批准的淋巴瘤适应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套细胞淋巴瘤(MCL)、滤泡淋巴瘤(FL),国内批准的适应证为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DLBCL。商品化CAR-T细胞上市后,建议刚开始开展CAR-T细胞治疗的医疗中心采用与临床研究相似的纳入标准,具有丰富CAR-T细胞治疗经验的医疗中心可适当拓宽患者接受治疗的条件,筛选患者时需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年龄方面,商品化CAR-T细胞可应用于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但在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治疗期间密切检测。除年龄外,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肿瘤细胞CD19表达等也是患者筛选的主要考虑因素。伴有乙型肝炎、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胃肠道受累、浆膜腔积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充分评估CAR-T细胞治疗的风险。

桥接化疗预防进展,多次评估慎重回输

患者经治疗前评估确定进行CAR-T治疗后,需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单采),除常规检查外还要注意评估前序药物洗脱期。单采前需在24h内测定血常规检查结果,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验,建议单采前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0.1×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血红蛋白>80 g/L,血细胞比容(HCT)>25%。

在单采后、CAR-T细胞输注前,部分患者需进行桥接化疗,以防止疾病快速进展、减少肿瘤负荷、缓解肿瘤相关症状。为创造一个有利于CAR-T细胞扩增的免疫微环境,还需进行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常用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FC方案)。

CAR-T细胞回输前需要再次综合评估患者临床状态,活动性感染和需要升压药治疗的低血压是CAR-T细胞回输的禁忌证,需要延迟CAR-T细胞回输直到感染或低血压被完全治疗或控制。回输期间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确保有足量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相应的急救设备。

不良反应处理有方,长期随访对症治疗

回输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发热通常是CRS最早的临床表现,而CRS的严重程度由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决定。因此,建议从回输CAR-T细胞开始即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以及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密切检测。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CRS,1级患者给予对症降温处理,适当补充液体;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使用抗白细胞介素(IL)-6治疗,如托珠单抗(IL-6受体拮抗剂)。

ICANS通常在CRS缓解之后发生,分级需要综合免疫效应细胞相关脑病(ICE)评分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判。对于ICANS为1级且合并CRS的患者,可给予托珠单抗治疗。但对于ICANS≥2级的患者,如果托珠单抗效果不佳或未合并CRS,可加用激素。如果患者早期发生严重CRS,且持续时间长,可加用左乙拉西坦预防后续癫痫发作

患者在接受细胞治疗后体内可能长期存在CAR-T细胞,因此细胞输注后应该持续关注血细胞减少症、B淋巴细胞缺失、免疫球蛋白下降、感染、HBV激活、第二肿瘤等相关反应,并在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群策群力经验共享,更多获益未来可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从事淋巴瘤诊断与治疗的专业科室,是全国收治淋巴瘤患者最多的科室。一直以来致力于引领行业操作规范,牵头完成CSCO淋巴瘤指南的编订,参与制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并大力探索淋巴瘤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作为牵头单位主持的临床试验占到全国的80%左右。

此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全流程管理原则》的发布凝聚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众位专家在临床CAR-T治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经过多轮反复讨论、修改,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心血,为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全流程管理增添了一份强有力的学术指导。随着CAR-T使用经验的积累、技术研发的推进、临床研究的更新,期待未来进一步扩展、开发CAR-T的新适应证,最大程度地发挥CAR-T疗法的有利作用,为血液肿瘤患者群体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微信图片_20211206220440.jpg


小结

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且快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方法,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挑战,但相信随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全流程管理原则》的发布,以及应用经验的增加,相应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从而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参考文献:
[1] 应志涛, 林宁晶, 吴梦, 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淋巴瘤全流程管理原则 [J] .白血病·淋巴瘤, 2021, 30(11) : 674-684. DOI: 10.3760/cma.j.cn115356-20210923-0022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