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16:56:26来源:医脉通阅读:20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口服靶向药物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模式。包括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的初诊CLL患者均具有治疗指征,且至少符合下列特征之一:del(17p)、TP53、del(11q)、IGHV未突变或年龄≥65岁。所有患者在前3个治疗周期予以伊布替尼单药治疗,随后联用维奈克拉,每个周期为28天,联合治疗计划给药24个周期。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该研究在2016年8月17日至2018年6月5日共纳入80例患者(基线特征见表1),其中以男性患者居多,占71%,患者中位年龄为65岁(范围:26-83岁);共有14例(18%)患者携带del(17p),11例(14%)患者携带TP53突变,18例(23%)患者携带del(17p)和/或TP53突变。5例患者在伊布替尼单药治疗期因疾病进展之外的原因中止研究,其余75例患者接受了伊布替尼与维奈克拉的联合治疗。所有8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5个月(范围:5.6-51.1个月)。
表1:患者基线特征
患者骨髓MRD情况
总体而言在联合治疗期间的连续评估中,越来越多的患者达到骨髓U-MRD(详见图1)。联合治疗的意向治疗人群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12个周期的评估中,56%的患者达到骨髓U-MRD;在治疗24个周期的评估中,66%的患者达到骨髓U-MRD;根据试验设计,51例患者停用伊布替尼和维奈克拉,2例患者根据治疗医生的判断继续使用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在研究期间的任意时间点达到骨髓U-MRD的患者占75%。另外,在18例伴有del(17p)和/或TP53突变的受试者中,有13例患者完成了24个周期的联合治疗;其中在12和24个治疗周期时患者的骨髓U-MRD率分别为69%和77%。
图1:意向治疗患者不同时间点骨髓MRD情况
患者CR/CRi情况
总体而言,在研究期间有62例患者(78%)达到最佳缓解(CR和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CR[CRi])。在联合治疗24个周期时,55例(69%患者)达到CR/CRi,10例(13%)患者达到PR。在所有高危亚组中均观察到相似的缓解,与患者IGHV突变状态、del(17p)或TP53突变无关。
患者生存情况
该研究中患者预估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93%(95% CI:88%-99%),预估的3年总生存(OS)率为96%(95% CI:92%-100%)(图2A和2B)。亚组分析,IGHV突变与未突变CLL患者的PFS情况见图2C;伴与不伴del(17p)和/或TP53突变CLL患者的PFS情况见图2D,其中伴有del(17p)和/或TP53突变的CLL患者预估的3年PFS率为86%。未观察到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有2例患者发生了Richter转化。
图2:A、B分别为所有患者的PFS和OS情况;C为IGHV突变与未突变患者的PFS情况;D为伴或不伴del(17p)和/或TP53突变患者的PFS情况
不良事件情况
共有41例(51%)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患者(2%)发生3级血小板减少。常见(≥5%)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AE)详见表2。4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
表2:常见的非血液学AE
研究结论
该项研究表明,伊布替尼和维奈克拉联合治疗可使得初治CLL患者获益。超过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上述联合治疗在初治CLL患者中产生的缓解似乎是持久的,且在高危亚组包括del(17p)/TP53突变的患者中也具有显著的临床活性。
参考文献:Nitin Jain , Michael Keating , Philip Thompson,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