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17:4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8次
作者:haixin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谈及免疫治疗,常听说,免疫治疗的一大特色是疗效持久(拖尾效应),一旦起效,可长期维持。那么使用PD-1抑制剂有效的患者,1年后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病例简介
1、患者基本信息
李xx,男性,67岁。
2018-10-26因“胸痛伴活动后胸闷、气促1周” 就诊。
既往有COPD病史,无结核病史。
长期吸烟史30年,平均40支/日。
无肿瘤家族史。
2、治疗前影像
胸部CT: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伴坏死(5.1×5.9×6cm),部分肺不张改变,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局部胸膜侵犯不能除外。纵隔肿大淋巴结。
头颅CT提示脑多发转移,伴周围水肿。
3、病理结果
肺穿病理:(右上肺)低分化癌,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低分化腺癌。
免疫组化:CgA(-),P63(-),Syn(-),TTF(+),CK5/6(-),Ki67(50%+),CK7(+),Napsina(-)。
基因检查提示EGFR、ALK、ROS1、BRAF及KRAS所测位点均未见突变。
4、临床诊断
左肺腺癌,脑多发转移。
分期:cT4N2M1 IV期,驱动基因阴性。
5、诊疗经过
诊疗经过一:
2018年12月6日至2019年4月13日行培美曲塞800mg d1+顺铂40mg d1 q3w化疗6周期(其中后4周期联合贝伐珠单抗400mg)。
2019-6-10至2019-8-13培美曲塞800mg单药维持3次。
化疗期间于2018年11月20日因脑多发转移行全脑放疗(PTV 3000cGy/10次)。
肿瘤进展影像
2019-12-25胸部CT:右肺上叶团块较强增大(33x87mm),邻近胸膜、肋骨侵犯。2019-12-29MR头颅增强:两侧小脑半球新发转移灶考虑。2019年12月疗效评估为肿瘤进展。
诊疗经过二:
患者2020-02-01至2021-07-04在行单药卡瑞利珠单抗200mg q3w免疫维持治疗23次(1年半左右)。
疗效评价:无新发远处病灶,病情稳定(SD),且PS评分1分。
不良反应:I度的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
PD-1抑制剂治疗1年期间的影像
每3-6个月的胸部CT及头颅MRI
患者PD-1抑制剂治疗1年期间定期胸部CT及头颅MRI提示SD。
CheckMate153研究
Continuous Versus 1-Year Fixed-Duration Nivolu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heckMate 153
CheckMate153研究是评估PD-1抑制剂治疗持续时间的第一个随机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4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1年以后,252例有效患者继续分为两组:
A组为持续用药组(n=127)
B组为中断用药组(n=125)
研究结果
1. 对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疗效者强烈建议延长PD-1单抗治疗时间;
2. 但对于SD疗效者,延长PD-1单抗治疗生存获益有限。
总结
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对于PD-1抑制剂起效(CR/PR)的患者,不建议随意停药,建议使用时间是2年;对于SD疗效者,使用1年时间即可,再延长时间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参考文献:
1. Waterhouse DM, Garon EB, Chandler J, et al. Continuous Versus 1-Year Fixed-Duration Nivolu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heckMate 153. J Clin Oncol. 2020;38(33):3863-3873.
2. Borghaei H, Paz-Ares L, Horn L, et al. 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373(17):1627-1639.
3. 2021年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治指南》.
4. 吴柳盛,刘继先,乌达,栾昕宇,罗瑞星,侯清华,刘林壮,吴定旺,徐鹏程,李小强.PD-1/PD-L1免疫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21,27(09):7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