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明确5种心梗并发症,离健康更近一步

2022-01-06 16:13:00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心梗患者会发生多种并发症,使患者病情更加危及,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之前的文章汇总心梗心律失常相关的并发症机械相关的并发症,本文就来讲一讲左室附壁血栓(LVMT)、心包炎等并发症。

 

1. 左室附壁血栓

 

LVMT是急性心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前壁心梗患者中。在急性心梗患者中,LVMT的发生率在20%-40%之间,在未进行抗凝治疗的大面积前壁急性心梗患者中可高达60%。

 

导致LVMT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左室局部室壁运动障碍或运动障碍伴血瘀、血栓形成表面的心内膜组织损伤/炎症,以及高凝状态。前壁心梗后左室血栓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心尖纵向应变、心尖壁厚度和动脉瘤

 

LVMT与系统性栓塞高风险相关,进行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率(33%)。卒中是LVMT合并心梗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大多发生在急性心梗后的前10天。

 

栓塞部位可决定患者应进行那些体格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是LVMT患者首选的检查方式,其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8%。

 

LVMT患者可进行肝素治疗,之后口服华法林治疗3-6个月。对于左室室壁瘤患者而言,如果壁凝块持续存在,或需进行终身抗凝治疗。

 

2. 心包炎

 

心包炎通常在心梗后24-96h发生,其发生率约为10%。

 

心包炎是由覆盖梗死心肌的心包组织炎症引起的,患者可发生严重胸痛、胸膜炎及心包摩擦音等。

 

患者主要的心电图改变包括所有或几乎所有导联弥漫性ST段抬高。超声心动图显示轻度心包积液。

 

患者通常可使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治疗。复发性心包炎患者可在秋水仙碱治疗中获益。

 

3. 心梗后综合征(Dressler综合征)

 

在再灌注时代前,心梗后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5%,随着溶栓和冠脉成形术的出现,其发病率显著下降。

 

虽然目前尚未明确心梗后综合征的确切机制,但认为其是一种自身免疫过程。临床特征包括急性心梗后2-3周内出现发热、胸痛及心包炎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患者应住院治疗,并观察心脏压塞的证据。相关治疗策略包括休息、进行阿司匹林治疗。

 

患者应避免使用NSAIDs和类固醇进行治疗,除外有失能症状的复发性心梗后综合征患者。秋水仙碱可作为心梗后顽固性心包炎的替代抗炎药物。在治疗耐药性心包炎方面,新型白细胞介素β受体拮抗剂(Anakinra)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4. 栓塞并发症

 

2%的急性心梗患者会发生栓塞并发症,其通常发生于心梗后即刻或前10天内。危险因素包括前壁心梗、大面积心梗、左室动脉瘤。

 

患者的栓塞部位(卒中、肢体缺血和肠道缺血)决定了其该进行那些体格检查。患者可应用肝素和华法林等进行抗凝治疗。

 

5.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心梗后2-8周内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可感觉左肩疼痛和僵硬,手部可能会发生疼痛和肿胀。通常经物理治疗后,2年可痊愈。

 

随着临床医生对患者早期活动的重视,其已成为一种罕见并发症。

 

TiP:非工作时间心梗入院

 

目前普遍认为非工作时间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工作时间内收治的患者,但梅奥诊所的数据分析表明,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假期入院与住院死亡率、30天死亡率或30天再入院率无显著相关性,且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也无差异。

 

然而,有研究也发现,这些患者在非工作时间入院与复合主要并发症、紧急冠脉旁路搭桥移植手术、室性心律失常、脑血管事件和出血(肠道、腹膜后、颅内)显著相关。

 

资料来源:Harsha S Nagarajarao, Eric H Yang, et al. Complication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dscape. Updated: Dec 30, 2020.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