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阿卡替尼、维奈克拉和奥妥珠单抗在初诊CLL中疗效优异

2022-01-12 07:44:27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的上市彻底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模式;然而,这些药物目前在初诊CLL的治疗中仍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BTK抑制剂如阿卡替尼联合或不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为患者提供持久的缓解,但需要持续长期治疗,与持续副反应风险相关,如心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并且治疗成本较高。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抗CD20抗体奥妥珠单抗的固定持续时间治疗也有效,但高危细胞遗传学如TP53异常(即TP53突变或17p缺失,或两者同时存在)或IGHV-未突变的CLL患者,可能无法获得持久的获益。目前尚不清楚加用奥妥珠单抗是否可增强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双联方案的疗效。


基于此,研究者们开展了一项II期、研究者发起的阿卡替尼、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治疗初诊CLL患者的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

该项单臂、开放标签、研究者发起的II期临床研究从Dana-Farber哈佛癌症中心网络内的两家学术医院招募患者。根据2018年CLL国际研讨会(iwCLL)标准,要求合格患者为既往未经治疗且需要进行初始治疗的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以28天为1个周期接受治疗。在第1个周期,患者接受阿卡替尼单药治疗(100 mg口服,每日两次)。从第2周期第1天开始予以奥妥珠单抗治疗(第1天100 mg,第2天900 mg,第8天1000 mg,第15天1000 mg)静脉给药,同时连续给予阿卡替尼;在第3-7周期的第1天继续静脉注射1000 mg的奥妥珠。在第4周期的第1天,加入维奈克拉治疗,第1天20 mg,第2-7天50 mg,第8-14天100 mg,第15-21天200 mg,从第4周期的第22天开始400mg/天。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16周期开始时骨髓(BM)中检测不到微小残留病(u-MRD)的完全缓解(CR)率。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该研究在2018年8月2日至2019年5月23日期间,共有37例患者接受了筛选并入组研究(图1)。受试者的中位年龄为63岁,27例(73%)为男性,20例(54%)在治疗开始时Rai分期为3期或4期(表1)。27例(73%)患者为IGHV-未突变,10例(27%)患者伴TP53异常(均有17p缺失和伴随TP53突变)。

微信图片_20220112074926.png

图1:研究流程图


表1:患者基线特征
微信图片_20220112074933.png


患者疗效

所有37例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次的包含所有三种研究药物治疗。97%的患者在第8、16和25周期开始时可评估次要终点。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5月1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7.6个月,无患者出现临床进展,所有患者仍存活。

所有37例患者均达到缓解,ORR为100%;缓解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见图2。最佳CR率为46%。IGHV未突变和IGHV突变患者的CR率相似。同样,10例TP53异常患者中CR率与整体患者相似。在第8、16和25周期开始时,外周血(PB)和BM中u-MRD率情况见图3。PB和BM中u-MRD率分别为92%和86%。IGHV未突变与突变亚组之间患者u-MRD率相似,TP53异常患者中u-MRD率与总人群相似(图3)。第8、16、25周期开始时PB和BM中u-MRD率分别为71%、94%和92%。患者至iwCLL缓解的时间、至u-MRD的时间以及截至数据截止日期每例患者的当前状态见图4。PB和BM中至u-MRD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10.3个月。32例(86%)患者中止治疗,治疗完成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6个月。12例(32%)患者在获得CR且BM中达到u-MRD后,在16周期开始时停止治疗;这些患者目前已停止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3.6个月,无患者需要恢复治疗。另有19例(51%)患者在25周期开始时中止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12074939.png

图2:整个人群(A)、IGHV-突变患者(B)、IGHV-未突变患者(C)和TP53-异常患者在指定周期开始时的缓解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112074942.png

图3:在指定周期开始时,所有患者(A)外周血和所有患者(B)骨髓、IGHV-突变患者(C)、IGHV-未突变患者(D)和TP53-异常患者(E)骨髓中u-MRD的比例


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至少发生1起不良事件(AE),但3级和4级AE不常见,无治疗相关或全因死亡。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3-4级非血液学AE为高血糖和低磷血症。在维奈克拉启动和剂量递增期间有患者发生了低钙血症,无其他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并发体征。9例(24%)患者发生奥妥珠单抗输注相关反应,其中1例为3级,发生在首次输注期间,导致一过性肌钙蛋白升高,不妨碍其后续治疗。1例(3%)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房颤。22例(59%)患者出现瘀伤,但未发生大出血。14例(38%)患者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仅发生1例≥3级感染;3级感染性肺炎,口服抗生素后消退。9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其中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研究结论

阿卡替尼、维奈克拉和奥妥珠单抗是一种具有高临床活性且耐受性良好的CLL一线治疗方案。尽管未达到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但患者BM中u-MRD率高,支持进一步研究该方案。

参考文献:Matthew S Davids , Benjamin L Lampson , Svitlana Tyekucheva, et al. Acalabrutinib, venetoclax, and obinutuzumab as frontline treatment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2021 Sep 14;S1470-2045(21)00455-1.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