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1年度肾癌研究进展盘点

2022-01-12 18:12:23来源:医脉通阅读:22次

编辑:小园XY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1年度,中国研究者在肾癌领域有哪些贡献?“2022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会议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海梁教授分享了2021年度中国研究者在肾癌领域的发表文章情况并重点推荐了相关研究进展,一起来看下吧!


图片1.png


发表文章数、发文机构TOP20


2020年中国学者在肾癌领域发表了1075篇文章,2021年度发表了1167篇。2021年中国肾癌领域文章发表数量前20机构依次为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武汉大学。


2021年中国肾癌领域文章发表数量≥4篇的研究人员累积16人


2021年中国肾癌领域文章发表数量≥4篇的研究人员累积16人:郑军华(上海交通大学)、叶靖(扬州大学)、王增军(南京医科大学)、张旭(解放军总院)、谢立平(浙江大学)、吴广圳(大连医科大学)、莫曾南(广西医科大学)、梁朝朝(安徽医科大学)、李学松(北京大学)、甘卫东(南京大学)、董培(中山大学)、种铁(西安交通大学)、叶定伟(复旦大学)、陈明(东南大学)、章小平(华中科技大学)、马潞林(北京大学)。

图片2.png


发表期刊TOP20


中国学者肾癌领域发表数量前20的期刊如图所示


图片3.png



肾癌领域重点研究


1.Multilevel Regulation of b-Catenin Activity by SETD2 Suppresses the Transition from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to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ANCER RESEARCH 上海交通大学 李力 高维强.
2.mTOR Activation Initiates Renal Cell Carcinoma Development by Coordinating ERK and p38 MAPK. CANCER RESEARCH 上海交通大学 Li Baojie Liu Huijuan.
3.DMDRMR-mediated regulation of m6 A-modified CDK4 by m6 reader IGF2BP3 drives ccRCC progression. CANCER RESEARCH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山.
4.Machine learning-based pathomics signature could act as a novel prognostic marker for patients with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JC.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军华王翔,瑞金医院 Zhang Ning.
5.Oncometabolite L-2-hydroxyglurate directly induces vasculogenic mimicry through PHLDB2 in renal cell carcinoma.IJC.邵逸夫医院 Lu jieyang 李恭会.
6.Metastasis-directed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for oligo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extent of tumor burden eradicated by radiotherapy.WJU.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何立儒 董培.
7.Delayed surgery for localised and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for the COVID-19 pandemic. WJU.香港中文大学 张源津.
8.ATR and BRCA2 Simultaneous Mutation in a ccRCC With Sarcomatoid Differentiation and Extensive Metastases: A Case Report .Urology.广州市第人民医院 Chen Yehui杨静.
9.A 4-Year-old Boy With Right Renal Space-occupying Lesion Diagnosed With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Urology.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吴盛德.


研究进展


1.Oncometabolite L-2-hydroxyglurate directly induces vasculogenic mimicry through PHLDB2 in renal cell carcinoma.(致癌代谢物L-2羟基戊二酸通过PHLDB2直接诱导肾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


亮点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标志,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发现,肾细胞癌的异常代谢导致L-2羟基戊二酸(L-2hg)的积累。并证实l-2hg通过降低 PHLDB2的表达,促进肾癌细胞系血管生成拟态。研究进一步发现是ERK1/2通路的激活参与了L-2hg诱导的拟态形成。这些发现阐明了L-2hg 和拟态之间的致病关系,并为肾细胞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2.Metastasis-directed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for oligo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extent of tumor burden eradicated by radiotherapy.(寡转移性肾癌行转移导向的立体定向放疗:放疗减轻肿瘤负荷的程度)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


亮点


该研究探讨了完全性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SBRT)是否会影响寡转移肾癌的疗效。该研究纳入101例进行了原发灶切除的寡转移性肾癌患者,并将对所有病灶及部分病灶进行SBRT分别定义为完全性SBRT和不完全性SBRT。研究发现,完全性SBRT可以显著改善寡转移肾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图片4.png
3. Multilevel Regulation of b-Catenin Activity by SETD2 Suppresses the Transition from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to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SETD2对β-catenin活性的多级调节抑制了从多囊性肾病变到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转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亮点


多囊性病变(PKD)患者发生肾细胞癌的风险较高。然而在从PKD到肾细胞爱的转变过程中,关于遗传改变或信号通路的变化知之甚少。SETD2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已被确定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肿瘤抑制因子,但其基本机制尚未探索。该研究发现SETD2缺陷通过wnt/b-catenin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促进了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的发生。


图片5.png


4.mTOR Activation Initiates Renal Cell Carcinoma Development by Coordinating ERK and p38 MAPK(mTOR激活通过协调ERK和p38 MAPK通路推动肾细胞癌的发生)单位: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


亮点


该研究表明,mTOR激活增加了MEK1的表达和ERK的激活,而MEK1消融或抑制减少了囊肿的形成。mTOR激活也增加了MKK6的表达和p38 MAPK的激活,p38a编码基因的消融进一步增加了囊肿的形成。研究提示,mTOR通路激活与p38 MAPK-p53/p16的失活共同驱动了肾细胞癌的发生,为肾癌治疗确定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图片8.png


5.DMDRMR-mediated regulation of m6 A-modified CDK4 by m6 reader IGF2BP3 drives ccRCC progression(DMDRMR通过m6Areader IGF2BP3调节CDK4表达,促进ccRCC的进展)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亮点


该研究发现,在ccRCC患者中,DMDRMR和IGF2BP3的共表达与预后较差相关,DMDRMR与IGF2BP3以m6a依赖的方式合作条款靶基因CDK4、FN1等的表达,可能会成为ccRCC新的诊断、预后和治疗靶点。

5. Machine learning-based pathomics signature could act as a novel prognostic marker for patients with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基于机器学习建立的病理组学特征可以作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亮点


传统病理学家通过肉眼进行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不足以准确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预后。该研究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最优的数字病理特征,并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病理特征标记(MLPS)。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在两个独立的验证组中得到了验证。研究显示,MLPS可作为ccRCC的独立预后因子。基于MPLS、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系统的诺模图提高了目前患者的生存预测准确率。1年、3年、5年、10年无病生存预测的AUC分别为89.5%、90.0%、88.5%和85.9%。


会议摘要


1.(2021 ESMO)Effect of NANOGNB mutations on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efficac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advanced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NANOGNB突变对晚期肾透明细胞癌DNA损伤反应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单位:中国科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亮点


研究发现NANOGNB突变与使用免疫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较高的客观缓解率、更长的持续缓解时间及更长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相关,提示NANOGNB突变可能免疫治疗的一种新的预测标志物。


2.(2021 ESMO)identification of an endogenous retrovirus signature to predict PD-1 blockade response in advanced cell carcinoma:integrated analysis of 3 clinical trials(识别一种可以预测晚期肾癌免疫治疗应答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标签)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亮点


该研究利用27个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 mRNA表达成功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在所有晚期肾细胞癌中,低风险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高风险组,这种ERV标签可以用于预测晚期肾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应答。


3. (2021 ASCO)DNA damage repair(DDR)pathway alteration in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RCC)is association with goo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herapy(晚期肾细胞癌中DNA损伤修复通路的改变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无进展生存率有关)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


亮点


研究发现,在纳入的40例晚期肾癌患者中,最常见的DDR突变是TP53,对于接受TKI治疗的患者,DDR突变与较好的无进展生存期有关。研究提示,晚期肾癌患者中存在相当比例的DDR突变,与DDR通路相关基因的失活可能影响TKI治疗的应答。


4. (2021 ASCO)vorolanib,everolimus,and th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treated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ONCEPT study):A randomized , phase 3,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trial(vorolanib、依维莫司及其联合治疗用于转移性肾癌的二线治疗:一项随机双盲III期多中心研究)单位: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


亮点


这是mTOR和VEGF靶向药物联合用于晚期肾癌的首个III期研究。研究纳入399例患者,结果发现,联合组的中位PFS明显优于依维莫司组,联合组、依维莫司组、vorolanib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4.8%、8.3%和10.5%。张教授指出,该联合治疗将来可能写入肾癌治疗指南。
5. (2021 ASCO)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Xp11.2 translocation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its response to target therapy.(Xp11.2易位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靶向治疗反应)单位: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亮点


Xp11.2易位转移性肾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治疗对于Xp11.2易位转移性肾癌有一定疗效。同时,VEGFR-TKI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成为该类人群的有效治疗手段。该结果与曾浩教授团队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6.(2021 ASCO)accuracy of an urine-based liquid biopsy genetic test in detecting renal pelvic cancer(基于尿液活检的基因检测在肾盂癌中的准确性)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


亮点


肾盂癌约占上尿路肿瘤的三分之二,肾盂病变通常需要输尿管镜活检才能作出鉴别诊断。除了引起不适和疼痛外,术前输尿管镜检会增加肿瘤植入和复发的风险。这项研究在输尿管镜活检前采集尿液50ml,如果在尿沉渣DNA中检测到突变和或 ONECUT2甲基化,则认定为是高危患者。该研究表明,基于尿液活检的基因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肾盂癌的诊断,特别是针对超声检出病变的患者。这种诊断方法可以减少术前输尿管镜检,从而降低肿瘤种植和复发的风险


7.(2021 ASCO)association of BMI,body composition and outcom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immunotherapy(体重指数、体成分与接收免疫治疗的中国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亮点


该研究提示,体重指数不能不能很好地预测中国肾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结局,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肾癌患者来说,体成分评估可能是更好的预测预后工具


8.(2021 ASCO)hot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immune status:illusion or reality?(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免疫热肿瘤”状态:假象还是现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亮点


该研究发现,部分免疫治疗抵抗肾癌中CD8+T细胞浸润较高、TMB较高、细胞杀伤活性较高,但这种热免疫状态可能是一种错觉,掩盖了耗竭型CD8+T细胞、CD4+T细胞以及免疫抑制细胞所占比例的增加。研究指出,CD8+T细胞浸润、TMB和溶细胞活性不能预测肾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并提出,T细胞稳态可以用于阐明肾透明细胞癌免疫治疗敏感性的机制,并基于5个基因构建了免疫预后模型,该模型易于PCR检测,具有临床可及性,可用于指导难治性肾癌的免疫治疗。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