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15:51:34来源:医脉通阅读:16次
由于饮食变化和体力活动减少,亚太地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一直在上升。尽管血脂异常的治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受到公众意识、依从性以及医疗成本等因素的显著,亚太地区血脂异常的管理仍不尽如人意。近日,亚太
血脂异常的评估和药物治疗
推荐1.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应根据APSC“冠状动脉-血管-疾病”(CVD)系统进行评估,分为高危CCS和极高危CCS,前者有一个危险因素,后者有超过一个危险因素。
图1 CVD风险评估法
备注:CVD采用二元方法,任何单一因素都提示CCS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很高,存在多种因素(不同类别)表明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其中,既往冠脉事件包括、血运重建等。*左主干PCI、分叉PCI、多支血管PCI、3个以上支架。†由CT心脏
推荐2.
无论风险高低,建议所有的有临床表现的CCS患者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
推荐3.
高危CCS患者的LDL-C治疗目标是较基线降低至少50%且至少低于1.8 mmol/l。
推荐4.
极高危CCS患者的LDL-C治疗目标是较基线降低至少50%且至少低于1.4 mmol/l。
推荐5.
对于已经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危CCS患者,未达标者可加用
推荐6.
对于极高危CCS患者,可以考虑启动高强度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对于初始治疗4周内未达标的患者,可加用PCSK9抑制剂。
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人群中,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和
对于高危人群,应积极干预。极高危患者早期启动联合治疗可以缩短达到LDL-C目标的时间。
图2 高危CCS患者的血脂异常治疗流程
家族性
推荐7.
以下情况应考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
•LDL-C水平严重升高,成人超过4.9 mmol/l,儿童(19岁以下)超过3.9 mmol/l;
•在坚持使用高强度他汀的情况下,LDL-C超过2.6 mmol/l;
•早发ASCVD:男性低于55岁,女性低于60岁;
•LDL-C升高(成人>4.1 mmol/l),一级亲属有早发心血管疾病;
•一级亲属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腱黄色瘤或角膜弓。
推荐8.
临床标准可用于识别和诊断疑似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同国家/地区可选择不同的标准。
推荐9.
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是开始治疗的必要条件,但可以讨论用于确诊和级联筛查识别FH家族成员。
推荐10.
一旦诊断出先证病例,建议进行家庭级联筛查。
推荐1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ASCVD或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属于极高危。其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属于高危。应根据风险状况进行降脂治疗。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单基因血脂疾病,与ASCVD密切相关。荟萃分析得出的FH患病率为0.40%,即每250人中有1人患病。然而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一项哥本哈根研究表明,明确/可能的FH人群中,
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诊断标准有三个,分别是美国MEDPED标准、英国Simon Broome Registry Group标准以及荷兰血脂诊所网络(DLCN)标准。在亚洲,日本、韩国和中国也已经制定了针对本国人群的诊断标准。其中,中国和日本指南中的临界值为>4.7 mmol/l。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药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加用依折麦布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脂蛋白(a)
推荐12.
在可行的情况下,每个成年人一生中应至少检测一次脂蛋白(a),尤其是那些有早发ASCVD家族史的人。遗传性脂蛋白(a)水平升高(>430 nmol/l或>180 mg/dl)的人终生患ASCVD的风险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相当。
推荐13.
对于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应考虑检测脂蛋白(a)。
推荐14.
脂蛋白(a)是一种风险增强因子,处于高危和极高危者之间者可考虑测量。
在脂蛋白(a)水平升高、风险增加的患者中,可考虑开始或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目前对脂蛋白(a)升高者的管理策略包括级联筛查和积极预防控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强调更积极地降低LDL-C作为初始治疗。PCSK9抑制剂可以降低脂蛋白(a)水平达30%,但其获益主要来自降低LDL-C。一些大型试验正在评估通过新型药物降低脂蛋白(a)能否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文献索引:Natalie Koh, Brian A Ference, Stephen J Nicholls, et al. 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Dyslipidaemia. Eur Cardiol. 2021 Dec 9; 16: e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