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11:27:42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2021
总结2021,展望2022,回顾乳腺癌辅助治疗进展
一年一度的乳腺癌治疗年度进展回顾会议如期而至,意义重大。总结2021,回顾并探讨本年度国际和国内乳腺癌领域的学术进展,展望2022,为2022年更好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在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方面,本年度比较重要的进展主要为CDK4/6抑制剂在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的加入。Monarch E研究表明,在高危的HR阳性乳腺癌患者原有的标准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入“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
对于大家非常关注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来说,今年较重要的研究是OlympiA研究。该研究纳入了BRCA1/2胚系突变的HER2阴性(HR+或TNBC)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以TNBC患者为主,约占85%。研究表明,在完成标准新辅助或辅助治疗后,增加一年PARP抑制剂(
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标准已相对完善,基本按照指南原有的标准进行临床实践,没有太多改变。对于高危的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时可考虑双靶治疗;对于非病理学完全缓解(non-pCR)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TDM1或继续双靶治疗等方案。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蒽环类药物何去何从
近几年,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化疗“去蒽环”的探讨不少。王涛教授说道,所有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都“去蒽环”是不合适的,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去蒽环”是最优解。首先,在新辅助治疗中,TRAIN-2研究结果表明,含或不含蒽环类方案的pCR率相当,无事件生存(EFS)相似,但仍需长期随访数据支持。在术后辅助治疗中,指南中明确指出EC序贯THP或TCbHP方案为一类推荐方案。其次,目前主要针对有心脏疾病合并症的患者进行“去蒽环”治疗,以避免蒽环类药物带来不必要的心脏毒性。此外,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筛选Biomarker以甄别能够从中蒽环类药物获益的患者群,以及仅进行“去蒽环”治疗即可的患者群。综上,目前看来,含或不含蒽环类药物的两种治疗方案在疗效上是相当的,所有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都“去蒽环”还为时过早,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
抗HER2药物蓬勃发展,将如何影响辅助治疗格局
近年来,抗HER2治疗进展迅速,主要依赖于新药物的问世,为患者带来治疗获益。目前抗HER2药物主要集中于几大类,包括抗体类、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类。这些药物都是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观察到良好的获益后,再推荐早期使用。无论是国内外指南标准推荐,还是基于APHINITY研究、KATHERINE研究等相关研究结果,高危患者一般选择双靶方案,低危患者可以选择单靶方案。同时,也有类似ExteNET研究的方案,即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