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13:50:49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症状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主要治疗策略之一,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近十年来,TAVR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崭新而关键的阶段。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
TAVR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近年来,TAVR指南更新的重点是适应证的扩大和干预方式的转变。由于TAVR外科风险低危化进程的进展,目前外科风险评分的地位较前下降,不再是衡量患者主动脉瓣治疗方式的独立指标。2020年美国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管理指南强调,将预期寿命、人工瓣膜耐久性以及解剖特点作为选择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或TAVR的主要考虑因素。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版)的TAVR适应证和禁忌证如表1所示。
表1 2021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的TAVR适应证和禁忌证
注:AS,
与2018版共识的对比
与2018版中国专家共识相比(见表2),2021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的TAVR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都有扩展,而禁忌证范围则明显缩小。
适应证更新:
➤新增了2项相对适应证:外科手术中、低危且年龄≥70岁;60-69岁患者经过临床综合评估认为更适合行TAVR手术者。
➤调整了1项适应证:外科主动脉生物瓣膜毁损且再次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患者由相对适应证调整为绝对适应证。
禁忌证更新:
➤删减了2项禁忌证:左心室射血分数<20%、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
➤缩小了2项禁忌证的范围:左心室内血栓调整为左心室内新鲜血栓;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调整为左心室流出道严重梗阻。
TAVR的其他情况
2021版专家共识强调了心脏瓣膜团队对接受TAVR的患者的评估、治疗和远期康复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TAVR的规范化流程。CT在TAVR术前评估、术中指导以及术后随访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是术前人工瓣膜及入路选择的“金标准”。此外,极简式TAVR是目前国内外探索TAVR流程中非常重要的方向,对于适合的患者,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劣于常规TAVR,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总结
TAVR是瓣膜性心脏病介入领域最成熟的技术之一,逐渐积累的循证证据、改良的手术器械和优化的操作流程都使TAVR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使更多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 版).中国循环杂志,2022,37: 12-22.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1.003.
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18版).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2):1162-1169.DOI:10.3969/69/j.issn.100.1000-3614.2018.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