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2 14:36:56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于当地时间1月20日至22日召开。日前,2022 ASCO GI摘要内容已公布,多项重磅研究揭晓,其中,
KEYNOTE-590研究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结果1
背景
III期随机双盲研究KEYNOTE-590(NCT03189719)的中期分析显示,对于未经治疗的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腺癌或食管鳞癌(ESCC)或Siewert 1型胃食管交界处(GEJ)腺癌患者,相较于单纯化疗,一线
方法
749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接受帕博利珠单抗 200 mg Q3W或安慰剂Q3W,并联合化疗,治疗最多持续2年。随机化按地理区域、组织学和体能状态分层。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停药或到达2年。不允许患者交叉。主要终点包括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10分ESCC患者的OS,ESCC患者、PD-L1 CPS≥10分的患者和所有患者的OS以及PFS(RECIST v1.1版本,通过INV评估)。次要终点包括ORR、反应持续时间(DOR)、安全性和HRQoL。对711例接受治疗且具有1个及以上HRQoL评估点的患者进行了HRQol评估,其中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356例,化疗组355例。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7月9日。
结果
至数据截止,中位随访时间(随机化至数据截止)为34.8个月。与单纯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的中位OS更长,无论是PD-L1 CPS≥10的ESCC患者(HR 0.59;95%CI,0.45-0.76)、ESCC患者(HR 0.73;95%CI,0.61-0.88)、CPS≥10的患者(HR 0.64;95%CI,0.51-0.80)还是所有患者(HR 0.73,95%CI,0.63-0.86)。腺癌患者OS的HR为0.73(95%CI,0.55-0.99)。对于所有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24个月OS分别为26.3%和16.1%。与单纯化疗相比,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的ESCC患者(HR 0.65;95%CI,0.54-0.78)、CPS≥10的患者(HR 0.51;95%CI,0.41-0.65)以及所有患者(HR 0.64;95%CI,0.55-0.75)的中位PFS更长。对于所有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24个月PFS分别为11.6%和3.3%。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可确认的ORR为45.0%,其中25例完全缓解(CR),占比6.7%,中位DOR为8.3个月,约20%的患者反应持续时间≥24个月;单纯化疗组可确认的ORR为29.3%,其中9例CR,占比2.4%,中位DOR为6.0个月,约6%的患者反应持续时间≥24个月。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的3-5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2%和68%,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所致停药率分别为21%和12%。在EORTC QLQ-C30全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估中,从基线检查到第18周,两组之间的最小二乘平均值(LSM)变化没有显著差异(-0.10;95%CI -3.40至3.20)。与化疗组相比,从基线检查到第18周,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QLQ-OES 18疼痛(-2.94;95%CI -5.86至-0.02)和吞咽障碍(-5.54;95%CI -10.92至-0.16)的LSM变化表现更优。
结论
在进一步随访约25个月后,KEYNOTE-062纳入的胃癌或GEJ腺癌患者,其一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最终分析数据一致。
帕博利珠单抗对PD-L1阳性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影响:3期KEYNOTE-062试验更新2
背景
KEYNOTE-062(NCT02494583)是一项全球III期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对比单纯化疗用于PD-L1阳性(联合阳性评分[CPS]≥1)的晚期胃癌或GEJ腺癌患者的情况。在进行方案规定的最终分析时,帕博利珠单抗不劣于单纯化疗,观察到的不良事件(AE)较少。在终点方面,帕博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在OS和PFS方面不优于化疗。在约25个月的进一步随访后(截止日期:2021年4月19日),我们展示了KEYNOTE-062的结果。
方法
将先前未经治疗的胃癌或GEJ癌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 mg Q3W、帕博利珠单抗+化疗(根据当地指南,选择第1天顺铂80 mg/m2/天,第1-5天5-FU 800 mg/m2/天;Q3W或第1-14天
结果
在数据截止时,763例患者中有689例(90.3%)死亡。中位随访时间(定义为从随机化到数据截止的时间)为54.3个月(范围46.8-66.1)。对于CPS≥1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组的OS不劣于单纯化疗组(中位OS分别为10.6个月和11.1个月;HR 0.90;95%CI,0.75-1.08),而对于CPS≥10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组具有临床意义上的OS获益(中位OS分别为17.4个月和10.8个月;HR 0.62;95%CI 0.45-0.86)。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单纯化疗组在CPS≥1的患者中的24个月OS分别为26.6%和18.8%,在CPS≥10的患者中分别为39.1%和21.1%。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的OS不优于单纯化疗组,无论是CPS≥1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2.5个月和11.1个月;HR 0.85;95%CI 0.71-1.02)还是CPS≥10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2.3个月和10.8个月;HR 0.76;95%CI 0.56-1.03)。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在CPS≥1的患者中的24个月OS分别为24.5%和18.8%,在CPS≥10的患者中分别为28.3%和21.1%。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并没有显著延长PFS,无论是CPS≥1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9个月和6.5个月;HR 0.84;95%CI 0.70-1.01)还是CPS≥10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5.8个月和6.2个月;HR 0.71;95%CI 0.52-0.96)。3-5级治疗相关AE发生率分别为17.3%(帕博利珠单抗)、73.2%(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和69.3%(化疗)。
结论
在进一步随访约25个月后,KEYNOTE-062纳入的胃癌或GEJ腺癌患者,其一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最终分析数据一致。
新辅助
背景
对于可切除的胃腺癌或OGA患者,根治性手术是唯一的治疗选择,而对于伴MSI/dMMR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化疗似乎毫无价值。
方法
针对可切除MSI/dMMR、T2-T4 NxM0肿瘤患者,我们进行了一项评估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并继以辅助纳武利尤单抗疗效的II期研究。治疗包括纳武利尤单抗240 mg/2周(共6次输注)和伊匹木单抗1 mg/kg/6周(共2次输注),最后一次注射纳武利尤单抗5周(±1周)后进行根治性手术。Becker肿瘤消退分级(TRG)<3的患者使用辅助治疗纳武利尤单抗480 mg/4周(共9次输注)。主要目标是病理完全反应(pCR)率。
结果
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共有32例患者入选(均为dMMR±MSI-H状态;16例为胃癌,16例为OGA)。中位年龄为65.5岁(40-80岁)。初始阶段为:22例usT3Nx、4例usT2Nx和6例usTxNx(超声内镜无法评估)。在数据锁定时,32例患者已结束新辅助治疗,27例患者(84%)完成了所有的6个新辅助治疗周期。8例患者(32%)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发生3/4级不良事件(AE)。29例患者进行手术,2例拒绝手术并经无瘤
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是可行的,并且与MSI/dMMR可切除OGA患者的高pCR率相关。
包括肠道微生物组在内的宿主相关生物标志物可预测纳武利尤单抗在晚期胃癌中的毒性:DELIVER试验 (JACCRO GC-08)4
背景
对于既往曾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显示出生存获益(Kang YK, et al. Lancet 2017),并且被纳入了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0%观察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一些研究表明,以抗PD-1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其毒性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相关,但在胃癌中,相关信息尚不明确。因此,我们对晚期胃癌中,是否可将包括肠道微生物组的基因组信息在内的宿主相关因素作为纳武利尤单抗诱导毒性的预测因子做了评估。
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这项观察/转化研究(DELIVER试验:UMIN000030850)招募了501例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以评估真实世界数据,并通过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之前的粪便和血液样本来发现宿主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Takahashi Y, et al. Gastric Cancer 2021]。微生物组/遗传多态性标志物与AE之间的关系按照先前计划的次要终点进行评估。粪便样品中的基因组数据和血液样品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别通过基因组鸟枪测序和微阵列在中心实验室测量。从前200例患者(训练队列)中挑选出标准化值中值差异≥0.01且t检验P值<0.05的菌属和途径,并在最后301例患者(验证队列)中确认。对所有患者的SNP进行有和没有AE的患者之间的比较分析。
结果
对于487例安全患者,在最后一例患者入组1年后,发生
结论
肠道微生物组中的节杆菌属和脂肪酸代谢途径预测了晚期胃癌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的皮肤毒性。此外,一些SNP可能成为纳武利尤单抗皮肤毒性和腹泻的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First-line 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Longer-term efficacy, safety, and quality-of-life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 KEYNOTE-590 study.2022 ASCO GI.
2. Pembrolizumab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patients with PD-L1–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Update from the phase 3 KEYNOTE-062 trial.2022 ASCO GI.
3. Neoadjuvant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and adjuvant nivolumab in patients (pts) with localize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dMMR) oeso-gastric adenocarcinoma (OGA): The GERCOR NEONIPIGA phase II study.2022 ASCO GI.
4. Host-related biomarkers including gut microbiome to predict toxicities of nivolumab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DELIVER trial (JACCRO GC-08).2022 ASCO 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