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纪立农教授专访:新版「老年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动中国老年糖尿病管理水平提高

2022-01-24 18:01:33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采访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2022年1月16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版)》发布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接受专访。

 

 1643018625836366.png

纪立农 教授

 

专家介绍:纪立农,198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3-1998年期间在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学习和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促会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糖尿病杂志主编,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预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国际糖尿病联盟亚洲西太平洋地区(IDF-WPR)糖尿病政策组成员。曾任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会长,第四届北京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六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2012-2015),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IDF-WPR)主席(2018-2019)。

 

医脉通:纪教授您好,请问我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如何,疾病管理面临着哪些挑战?

 

纪立农教授: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最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超过10%,其他一些流调数据显示出更高的患病率,大约在11%~12%。如果将患病率转换为患者数量,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个亿。此外,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同样处于高位,已超过30%,如果未对这一人群进行及时干预,多数人在未来也会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

 

此外,在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知晓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大概只有40% ~50%,意味着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早期治疗,今后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升高。与此同时,糖尿病的治疗率和治疗达标率也比较低。如果已确诊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同样也会明显增加。

 

医脉通:请问最新发布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版)》有哪些亮点?

 

纪立农教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版)》是基于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一线专家的诊疗经验针对我国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临床特点制定的。将会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针对老年糖尿病人群特征的、更加安全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指导。

 

我相信新指南的发布,将会为提高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的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脉通:老年人的糖尿病管理和一般人群有哪些不同?

 

纪立农教授:老年群体自身特点有别于年轻人群。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糖尿病可能只是其患有的众多慢性疾病之一。这类人群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在新一版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中,我们根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征,制定了和老年2型糖尿病相对应的血糖控制目标以及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策略。另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管理上,提出了与老年群体特征相匹配的建议。我们希望这些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建议,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导临床实践。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