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李光伟教授专访:深挖老年糖尿病管理难点,新理念凸显“减重”重要性

2022-01-25 09:13:49来源:医脉通阅读:16次

医脉通采访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2022年1月16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版)》发布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接受专访。

 

 1643073308565135.png

李光伟 教授

 

专家介绍: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卫生部疾控专家委员会委员,2000年当选为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七、八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是Elsevier评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之一。其参与和主持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誉为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的里程碑。

 

医脉通:李光伟教授您好,请问我国老年糖尿病现状是怎样的?

 

李光伟教授:当前的老年糖尿病管理,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我国老年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整体控制情况和认知率要比年轻群体更好,但仍有约半数老年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有半数血糖未达标。总之,在总体知晓率和治疗达标率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医脉通:老年糖尿病的管理和一般人群有哪些不同?

 

李光伟教授:相对于年轻群体,老年糖尿病的疾病管理更加复杂。例如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面临更高的风险,而获益却不及其他人群。所以,在面对老年糖尿病人群时,临床医生更需要做好个体化管理,更审慎地选择治疗药物,同时还需要医生和老年患者有更好的交流,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医脉通:近年来,有关“肥胖和糖尿病”,学术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请问针对老年“胖糖”患者的管理,您可以分享哪些建议呢?

 

李光伟教授:肥胖和老龄化是驱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两大动因,推动了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老龄化是整体的人口变化趋向,我们无法干预,但对肥胖问题进行干预,可以收获明确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于肥胖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引起了各方学者的重视。在2021年的EASD年会上,有专家建议“将减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当减重幅度达到15%时,可以使很多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一些专家甚至主张,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要治疗目标应为“通过减重达到临床缓解”,第二个目标是“尽量维持更长的缓解时间”,第三目标才是“控制血糖达标以减少并发症”。这些观点更新了糖尿病管理概念,凸显了减重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糖尿病人的减重应该在年轻时就给予重视并付诸行动。及至老年减重治疗要注重个体化,特殊人群要注意不要发生肌少症。

 

如果经过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好了,但体重却越来越高,这样的治疗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失败的。因此,在疾病管理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关注患者的体重——推动由体重不达标向正常体重过渡。可喜的是近年来,多种同时具有调控血糖和减重作用的新型降糖药相继进入临床,且研究证实它们可给患者带来心肾获益。自此,我们拥有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强大武器,糖尿病人群也面临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对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不要仅要关注血糖,更要关注体重,关注临床结局即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只有把血糖和体重都控制在良好范围内,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综合结局,延长预期寿命。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