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1大疱性皮肤病SCI发文年终盘点

2022-01-28 11:43:53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即将迎来虎年的农历新年,又到了一年一度总结回顾的时间,除了依然红火的肿瘤领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在近年来也蓬勃发展,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等领域。其中大疱性皮肤病因病变范围广泛,病情较重,可继发于治疗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和一些新型机制的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而得到关注。


为了便于临床医师发表及科研参考;我们分析了2021年发表在Medline数据库的大疱性皮肤病相关SCI论文,以飨诸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潘萌主任对2021年度大疱性皮肤病治疗进展作了重点总结。


1233.png


一、论文发表概况


1.发表的时间分布


从2011年至今,共发表了8388篇大疱性皮肤病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呈显著的递增趋势,提示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稳步增加。

1.png

2011-2021年大疱性皮肤病相关论文发表数量


2021年大疱性皮肤病研究领域共发表了1203篇论文,文献鸟对其中有完整数据的1177篇文献进行了分析。


2.发表的地域分布


从论文发表的国家分布可以看到,2021年该领域发文数排名前五的国家如下:


美国:341篇,29%;

中国:108篇,9.2%

日本:102篇,8.7%

意大利:76篇,6.5%

德国:71篇,6%


4.png

2021年全球发表国家排名


二、投稿选刊分析


2021年发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论文最多的前10名SCI杂志是:


J Am Acad Dermatol(48篇,IF=11.5)

J Dermatol(37篇,IF=4)

Int J Dermatol (36篇,IF=2.7)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35篇,IF=6.2)

Br J Dermatol(32篇,IF=9.3)

Dermatol Ther(31篇,IF=2.9)

Front Immunol(22篇,IF=7.6)

Cornea(19篇,IF=2.7)

Australas J Dermatol(19篇,IF=2.9)

J Invest Dermatol(18篇,IF=8.6)


5.png

2021年发表大疱性皮肤病相关论文的杂志分布


2021年发表10篇以上大疱性皮肤病论文的期刊列表见下图,并展示了发表数、影响因子、分区、从投稿到接收的时间等(部分杂志无投稿到接收数据,根据梅斯医学等网站信息补充)。


可以看到,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欧洲皮肤性病学会杂志,英国皮肤病学杂志,免疫学前沿,皮肤病学研究杂志, JAMA皮肤病学杂志,均为皮肤病学1-2区杂志,SCI评分不低,且审稿时间相对较短;可以作为高质量期刊投稿的优选。


6.png


三、热门选题


参考既往发表论文的研究热点,对于新开展相关疾病的选题思路可以有所启发。


1.热门基因


2021年,排名前5的大疱性皮肤病研究基因如下:


ST18

BTK

CAT

IV

P200

7.png


2.热门伴随疾病/状态


除大疱病本身之外,出现频次较高的疾病或状态是:


疫苗接种(17)

银屑病(14)

视网膜脱离(11)

血管炎(9)

红斑狼疮(8)

水肿(8)

特应性皮炎(8)

糖尿病(7)

脓疱病(7)

8.png


3.热门主题/关键词1


单一单词删选热门主题有价值的信息不多;除大疱病及研究常见的词外,下面几个词的出现频率较高,提示利妥昔单抗的研究热度较高;由于新冠大流行其对大疱性皮肤病的影响也得到关注,此外角膜相关的病变也值得重视:


利妥昔单抗(70)

COVID-19(61)

角膜(43)

角膜成形术(40)

9.png


4.热门主题/关键词2


对2个单词组成的词组进行分析,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除大疱病本身之外,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组是:


眼部表现相关(75):内皮角膜移植术(33)大疱性角膜病(12)视网膜脱离(11)角膜移植(10)眼部瘢痕(9)

线性IgA(16)/IgA 大疱病(14)

新冠疫苗接种(16)

DPP-4(16)

免疫检查点(11)

10.png


四、活跃机构和作者


1.活跃机构


2021全球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三家机构分别是:


德国吕贝克大学(31)

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18)

全印医学科学学院(10)


此外,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上海瑞金医院,台北荣民总医院,北海道大学,大阪市大学医科研究生院,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等机构的发文数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11.png


2.活跃医院


从发文数量来看,2021年大疱性皮肤病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医院如下图所示,值得骄傲的是,我国有两家医院入围前三甲,其中一家摘得桂冠,另一家与梅奥医学中心并列第三:


北京协和医院(8)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7)

上海瑞金医院(6)

拉兹医院(6)

梅奥医学中心(6)

台北荣民总医院(6)


12.png


3.全球活跃作者


单独一年的影响因子对于某领域活跃作者的筛选可能会出现偏差;如下图所示,除第一名外,后面几位学者均因发表了一篇新英格兰而名利前茅,排名并不代表该专家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2021年发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论文较活跃的皮肤科专家是: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Werth Victoria P,

约翰霍普金斯医疗机构的Nousari Carlos H,

德国吕贝克大学试验皮肤学的学者Kridin Khalaf,

梅奥诊所解剖病理学皮肤病专家Lehman Julia S,

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的Montagnon Carmen M.医生


其他还有很多该领域知名的学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下图展示了2021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40分以上的专家。


13.png


五、高引和高影响力文献


1.2021高影响力文献


2021年该领域影响力最高的文献是6月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利妥昔单抗对比MMF的III期研究结果。


15.png


其他高影响力文献见下图所示。可以看到高影响力研究涉及大疱性皮肤病发病的基础研究,新型机制药物如新生儿Fc受体拮抗剂研究,类天疱疮眼部病变管理,粘膜类天疱疮的临床管理等主题。


16.png


2.2021发表高被引文献


因分析的是2021年刚发表的文献,讨论被引次数可能还为时尚早,尤其对于下半年发表的文献来说。故此处的数据仅供参考。


目前排名前三的2021发表该领域文献为:


关于DPP抑制剂相关类天疱疮的系统回顾;

利妥昔单抗仿制药在天疱疮中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全球新冠大流行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发表病例的系统回顾


17.png

18.png


六、中国作者发文分析


1.中国大疱病发文情况之10年变迁


经过大疱病领域中国学者10年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进取,中国该领域发文数量从2011年的全球排名第四(40篇,5.3%),跃居到2021年的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2021年中国专家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共发表108篇相关文献,占全球该领域发文总数的9.2%。


19.png


2.中国2021年该领域发文最多的单位


2021年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发文最多的医院是:


北京协和医院(8)

上海瑞金医院(7)

四川华西医院(5)

西京医院(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

华西口腔医院(3)

台北荣民总医院(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

江西省皮肤病医院(3)


3.中国2021年大疱性皮肤病领域较活跃的学者


2021年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发文较为活跃的学者有:


上海瑞金医院的潘萌,朱海琴,郑捷教授;

西京医院的王刚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的左亚刚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肖汀教授等(排名不分先后)


其他还有很多优秀的学者在此不一一列举。

20.png


4.中国学者发表的高影响力文献


2021年中国专家在大疱性皮肤病领域发表了不少高影响力文献,部分如下图所示。


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Chang Y,陈喜雪,王明悦,朱学骏教授等在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上发表了利妥昔单抗在中国人群天疱疮患者中的10年回顾,另有两篇类天疱疮的全因死亡率分析发表在JAMA皮肤病学杂志上。


此外还有关于抗层粘连蛋白332型粘膜类天疱疮,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大疱性皮肤病,指南比较等主题。


21.png


七、小结


2021年全球共发表大疱性皮肤病相关论文1203篇(Medline收录),其中中国学者发文108篇,排名全球第二;

2021年全球发表大疱性皮肤病相关论文最多的期刊是J Am Acad Dermatol,J Dermatol,Int J Dermato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Br J Dermatol和Dermatol Ther等;

北京协和医院,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上海瑞金医院是2021年全世界发表大疱性皮肤病SCI论文最多的三家医院;

中国大疱性皮肤病研究不仅在发文数量上占全球第二位,更在领域内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论文。


八、专家点评


zjjj.png


大疱性皮肤病是危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重视,也成为了皮肤免疫学界的新热点。我们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依靠我们大量的患者人群,积累了非常宝贵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亦积极参与各项全球的临床试验,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精准化治疗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大疱性皮肤病的致病靶点和病理机制有了深入挖掘,各类生物制剂等靶向药物逐步涌现,为患者提供了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亦推动了疱病研究的发展。相信随着各项研究的开展,这一领域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成果,最终惠及患者。


说明:1.此分析仅为展示该领域研究概况,为投稿选刊,基因选题等提供参考,无任何的排名意图。单一年份的发表分析也无法反映某单位/个人的研究全貌,不代表学术影响力的排名。2.数据来源出自Medline数据库,且仅为上述关键词检索的结果;非涉及上述关键词或未收入Medline数据库的论文或有遗漏。3.全球机构分析中,只统计第一作者所在的单位,然后统计每个单位的论文数;中国机构分析中,为了统计更为全面,分析了每篇文献里的所有作者所在的单位,然后统计每个单位的论文数;可能导致全球和中国机构分析中同一机构论文数不同。当同一单位有不同拼写时,Pubmed会按照两个单位处理,可能导致偏差。4.全球作者分析中,只统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发表的论文数;中国作者分析中,为了统计更为全面,分析了每篇文献里的所有作者,当同一作者的名字有不同拼写时,Pubmed会按照不同作者处理,可能会导致偏差。5.如有错漏之处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