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10:00:24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杭州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1抗肿瘤新药研究及肿瘤治疗年终大盘点”于2022年1月25日在上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为2021年度
王碧芸教授回顾了2021年度两项重大研究——KEYNOTE-522和KEYNOTE-355的最终分析结果和亚组分析结果。针对SABCS上HOPE S.教授的发言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并整理汇总了早期TNBC和转移性TNBC的治疗路径。最后,王碧芸教授对乳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做了总结和思考。
KEYNOTE-522研究回顾
KEYNOTE-522(NCT03036488)研究评估了在早期TNBC中,应用新辅助
图1 KEYNOTE-522研究设计
图2 KEYNOTE-522的EFS敏感性分析定义
KEYNOTE-522研究显示,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中的EFS表现更佳(图3)。
图3 主要EFS分析结果
EFS敏感性分析显示,对不同数据的删失处理并未对总体EFS产生影响(图4)。
图4 EFS敏感性分析
对患者亚组的分析显示,淋巴结阴性和II期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大(图5)。但相较于非病理学完全缓解(non-pCR)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有所降低(如图6所示),但免疫治疗可能产生更大的毒性,因此pCR患者可能在术后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免疫治疗。
图5 EFS亚组分析
图6 pCR分层的EFS分析
对早期TNBC治疗的思考
通过KEYNOTE-522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数据删失未对总体EFS产生影响和pCR患者可能在术后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免疫治疗这两个结论,还可以发现,免疫治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癌症负荷(RCB),这也与既往研究(I-SPY2研究)结果相吻合。由此,王教授认为,是否可以引入治疗疗效评分(TES)这样一个潜在的新辅助治疗试验疗效指标,用于充分评价治疗组间RCB的范围和变化情况,这个值得我们思考。此外,在KEYNOTE-522研究中所显示的毒性也值得关注。
对早期TNBC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进行汇总(图7),根据Neo TRIP研究的阴性结果,王教授认为蒽环类药物在早期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可能仍起着重要作用,并介绍了早期TNBC的治疗路径(图8)。
图7 早期TNBC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汇总
图8 早期TNBC的治疗路径
KEYNOTE-355
KEYNOTE-355(NCT02819518)研究评估了对于既往未经治疗的局部复发性不可手术或转移性TNB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共纳入847例受试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图9 KEYNOTE-355研究设计
主要终点OS方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联合阳性评分(CPS)≥10的患者OS有显著获益,PS≥1和ITT人群OS表现更优,但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如图10所示。
图10 OS的最终分析
针对OS的亚组分析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中,CPS≥10的患者OS显著优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OS的亚组分析
PFS方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CPS≥10、CPS≥1和ITT人群的PFS均有显著获益,与OS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如图12所示。
图12 PFS的最终分析
对转移性TNBC治疗的思考
KEYNOTE-355显示,对于CPS≥10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获得了PFS和OS的获益。而亚组分析提示,随着CPS评分的升高,患者OS曲线的差距逐渐放大,在免疫治疗中的获益也越来越大。这启示我们,在晚期转移性TNBC治疗中,PD-L1表达水平对免疫治疗结果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就目前而言,PD-L1的表达水平仅在转移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是原发性和转移性疾病存在免疫差异的缘故,因此,通过联合治疗等方式增强免疫应答至关重要。另外,王教授还介绍了转移性TNBC的治疗路径(图12)。
图12 转移性TNBC的治疗路径
总结
2021年TNBC免疫治疗研究进展颇多,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也不可忽视,但以下几个问题仍需要探究:
1. 是否所有的TNBC都需要新辅助免疫治疗?
2. pCR可否作为EFS的预后指标?可否发现更好的EFS预后指标?
3. 对于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后的pCR和非 pCR患者,辅助治疗策略如何选择?
4. 早期疾病和晚期疾病的免疫微环境不同,可否就此做个体化治疗?
这些问题未来可能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