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 19:47:11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如今,新一代的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已经在中国上市,未来是否会成为复发难治FL患者新的治疗选择呢?对此,医脉通特别连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赵瑜教授,就奥妥珠单抗在包括FL在内的多种复发难治惰淋患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医脉通:FL无法治愈,常常会面临复发的情况,请问您如何看待复发难治FL的生存现状?
赵瑜教授:确实,FL的疾病特征是区别于侵袭性淋巴瘤,绝大部分患者无法治愈,经常面临复发。从当前FL当前的治疗数据来看,欧美报道的中位生存时间达18年。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免疫化疗,患者在初次治疗后的3~5年通常会发生疾病进展,大多数FL患者会经历“缓解-复发-再缓解-再复发”的过程,且随着治疗线数增多,缓解率逐渐降低,接受挽救性治疗后的缓解持续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多线治疗所带来的毒性也会逐渐增加。
图1 复发FL患者的缓解和生存情况
PRIMA研究显示,接受
医脉通:您对当前复发难治FL患者的治疗有哪些建议,目前可用的新药有哪些?
赵瑜教授:FL患者即便出现了复发进展也存在个体化差异,我们会更多地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考虑下一步的治疗计划。与初治患者的评估原则一致,治疗前需要对复发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评估,包括常规、实验室、影像学和骨髓检查;同时还需要对复发的患者再次进行病理诊断和分级,以上综合考量后再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具体治疗主要依据最新的美国NCCN指南、中国CSCO诊疗指南和欧洲ESMO指南等循证医学证据。
目前复发难治FL的新药主要是靶向药物:(1)靶向肿瘤表面抗原:抗CD20单抗、双特异性抗原、靶向CD79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以及其他肿瘤细胞表面靶向药物。(2)靶向细胞内主要通路及表观调控的药物,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MDM2抑制剂等。(3)靶向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治疗选择较多,但是抗CD20单抗依然是复发难治FL的治疗基石。
医脉通:如您所说,抗CD20单抗依然是复发难治FL的治疗基石。新型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已经上市半年,您觉得奥妥珠单抗在FL治疗领域的前景如何?
赵瑜教授:FL是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作为一线的血液科医生,我们很关注复发难治FL治疗领域的进展。全球Ⅲ期GADOLIN研究数据使我们信心倍增,相比于
图2 GADOLIN研究:PFS和OS
值得关注的是,GADOLIN研究中纳入是利妥昔单抗难治的FL患者,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尽管奥妥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同样是抗CD20单抗,但是奥妥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人源化、糖基化修饰的II型抗CD20单抗。与I型利妥昔单抗结合在CD20受体上的抗原识别表位和杀伤肿瘤的机制也不尽相同,这些创新还可以为利妥昔难治的FL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
· 奥妥珠单抗具有独特的CD20抗原识别表位:170ANPSEKNSP178区,与利妥昔单抗的抗原识别表位168EPANPS173只有部分重叠。当利妥昔单抗最核心的抗原表位(171位的天冬氨酸[N])发生突变时,利妥昔单抗的亲和力大幅下降,无法正常识别CD20抗原。而奥妥珠单抗的最核心抗原表位更靠近C端,因此部分利妥昔耐药/复发的患者仍然能从奥妥珠单抗的治疗中获益。
图3 抗CD20单抗的抗原识别位点
· 由于抗原结合方式改变,增强了奥妥珠单抗的直接细胞死亡(DCD)作用。奥妥珠单抗的结合模式是单分子奥妥珠单抗结合两个CD20二聚体结构,无分子间交联,且奥妥珠单抗-CD20复合物不进入脂筏,这一结合模式可减少CD20-抗体复合物的内吞。此外,由于结合方式不同,奥妥珠单抗与C1q结合更少,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更弱,DCD作用更强,并激活胞内杀伤信号通路。
· 奥妥珠单抗经过糖基工程化修饰,使其Fc段可更有效地与表达FcγRIII的效应细胞相互作用,增加免疫效应细胞招募能力并促进活化。在人肿瘤细胞体外试验中已经显示,与利妥昔单抗相比,奥妥珠单抗诱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和细胞吞噬作用(ADCC/ADCP)增强35倍。
医脉通:在近期结束的ASH会议中公布了多项有关奥妥珠单抗的研究,能否请您对奥妥珠单抗在其他复发难治性(R/R)惰性淋巴瘤的表现加以分享?
赵瑜教授:奥妥珠单抗既往在多种惰性淋巴瘤领域中开展了诸多探索,今年ASH上的成绩单也十分亮眼,在R/R惰性淋巴瘤领域公布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 R/R CLL:在近期结束的ASH会议中,一项探索奥妥珠单抗联合SYK抑制剂Entospletinib治疗R/R CLL患者的I/II期的最终分析显示,在21名疗效可评估的R/R CLL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7%(完全缓解[CR]率 14%,部分缓解[PR]率 53%),且CR患者的骨髓MRD均为阴性。虽然大多数入组患者为高危患者(n=13),但是整体中位无事件生存期高达27.5个月,高危患者ORR达到54%,初步结果已经较GB方案有了更进一步的疗效优势,期待未来这一方案更多数据的公布。目前NCCN指南已经推荐以奥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初治和R/R CLL/SLL患者,同时以奥妥珠单抗为基础的固定疗程方案也正在探索过程中。
· R/R MCL:MCL因其在生物学和临床上的异质性,导致通常无法治愈,新型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治疗MCL患者的关键手段,但是单药/两药/三药联合方案在疗效或临床应用上均有不可避免的局限。今年ASH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固定疗程的五药联合方案ViPOR(
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或靶向创新药物的探索颇多,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已经验证了其在惰性淋巴瘤领域的切实获益。基于奥妥珠单抗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奥妥珠单抗有望成为惰性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新一代基石药物。
赵瑜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疾病和淋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三等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