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11:43:05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疫性血栓性
复发/难治iTTP的根本原因是针对ADAMTS13酶的特异性B细胞(可能是原
患者特征
患者1是一位32岁的男性,在2014年首次出现iTTP伴有严重ADAMTS13酶缺乏(<5%),第一次和第二次复发分别是第一次确诊后的20个月和54个月,这三次治疗均采用了PE和皮质类固醇药物达到缓解。在第一次复发后,患者接受了4个剂量的
患者2是一位在第二次
表1
给药方式
研究者以16mg/kg的剂量静脉给予达雷妥尤单抗。两例患者在不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例报告,患者1每周1次共接受4剂达雷妥尤单抗,根据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移植排斥的早期治疗方案,患者2每周1次共接受了6剂达雷妥尤单抗。为预防输注相关不良反应,两例患者均接受了甲基强的松龙、抗组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
疗效及安全性
两例患者均是iTTP患者的典型代表。患者1最初采用标准疗法达到了完全临床缓解和ADAMTS13酶活性恢复,随后出现复发,最终发展为即使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针对ADAMTS13酶的自身抗体仍持续存在。患者2则是在疾病最初阶段表现为难治,在使用PE、皮质醇类药物和利妥昔单抗后,ADAMTS13酶缺乏以及自身抗体仍持续存在,无法停止卡普赛珠单抗的使用。
对于疗效而言,两例患者在接受达雷妥尤单抗后,迅速达到ADAMTS13酶的自身抗体清除和ADAMTS13酶活性正常(图1)。患者1第一次输注后1周自身抗体的消失以及ADAMTS13酶活性正常化。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的14周,他处于持续的临床缓解和ADAMTS13酶活性正常。患者2第二次达雷妥尤单抗输注后1周观察到ADAMTS13酶部分恢复(增至25%),又2周后观察到ADAMTS13酶活性完全恢复。第121天后停用了卡普赛珠单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完成的10周后,患者2处于持续的完全临床缓解且ADAMTS13酶活性正常。
图1
对于安全性而言,与其他靶向浆细胞的药物相比,达雷妥尤单抗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被考虑用于这两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两例患者也表现出了对该单抗良好的耐受性,仅在第一次输注期间,患者1出现了1级不良反应(轻度胸部压迫),患者2出现了2级不良反应(潮红、声音嘶哑、恶心)。
总结
上述两例典型复发/难治iTTP患者在使用达雷妥尤单抗后,ADAMTS13酶活性快速恢复且相应自身抗体消失,以及分别在治疗完成后14周和10周均是稳定的,也没有出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但是,在目前iTTP标准治疗中加入达雷妥尤单抗,从而靶向清除产生自身抗体的致病性浆细胞,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评估达雷妥尤单抗对iTTP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van den Berg, J. et al. Daratumumab for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Blood Adv. 6, 993–99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