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09:47:5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研究方法
入组患者
这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单中心、2期研究,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R/R F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入组条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为1-3A FL;≥1线既往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疾病;利妥昔单抗敏感性疾病(定义为在最近一次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后持续至少6个月的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年龄≥18岁;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2分;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至少为1.0×109/L;血小板计数至少为50×109/L;以及肝、肾、心和肺功能良好。
研究设计
患者在第1周期的第1、8、15和22天静脉输注利妥昔单抗375mg/m2;从第1周期的第2天开始,每3周静脉输注200mg帕博利珠单抗,最多16个周期。使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4.0进行不良事件(AE)分级。在第12周后,治疗期间每3个月以及治疗停止后1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反应评估,直到开始另一种抗癌治疗、疾病进展、死亡或研究结束。
研究终点
主要终点是总缓解率(ORR),定义为CR或PR患者的比例。次要终点包括CR率和PR率、无进展生存期(PFS;从第一次治疗给药到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死亡)、总生存期(OS;从第一次治疗到死亡)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2月7日,30例患者参加了该试验,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43-84岁),57%为男性(表1)。22例(73%)患者的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评分≥2。26例(87%)患者患有III期或IV期疾病,15例(50%)符合高肿瘤负荷标准。既往治疗的中位线数为1(范围:1-4),最后一次治疗后的中位PFS为27.5个月(范围:3-162个月)。
表1
该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4.9个月(范围:8.8-48.5 个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6.7个月(范围:2-13个月),26例患者(87%)完成了至少6个周期的治疗;10例(33%)患者完成了16个周期治疗,未提前停药。13例(43%)患者因疾病进展而停止治疗;6例(20%)患者因AE停药;1(3%)例患者因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提前停止治疗;没有患者因长期随访而失访。
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出现治疗相关AE;大多数为轻度至中度,5例患者(17%)有3级或4级AE(n=1;各3%),包括肝酶异常、
3例患者永久停止治疗,从未再次接受治疗。4例患者在中位28.5天(范围:14-51天)后再次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但由于治疗相关腹泻(n=3)或
表 2
疗效
30例患者的ORR为67%,其中15例(50%)患者为CR,5例(17%)患者为PR。达到最佳反应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范围:2.5-9.0)。在获得CR的患者中,12/15例在第一次反应评估时达到CR,3例患者在第一次反应评估时为PR,在第二次反应评估时改善为CR。高肿瘤负荷患者和一线治疗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患者的ORR比低肿瘤负荷和没有POD24患者低(53% vs 80%,P=0.002;36% vs 84%,P=0.04)。
分析时发生了22起进展或死亡事件。中位PFS为12.6个月(95% CI,8.2-27.6;图1A)。达到CR或PR(n=20)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7.5个月(95% CI,8.7至未达到,图1B)。高肿瘤负荷(P=0.0001)和既往治疗后PFS<1年(P=0.008)与较差的PFS相关(图1C-D)。中位OS未达到,3年OS率为97%(95% CI,90-100;图1E)。性别、疾病分期、FLIPI、ECOG体能状态、既往治疗次数、POD24状态和免疫相关AE的发生与较差的PFS无显著相关性。在最后一次随访中,28例(93%)患者存活,7例(23%)处于缓解期,23例(77%)患者出现进展/复发,2例(7%)患者死于疾病进展。
图1
研究结论
在这项单臂、2期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R/R FL患者的ORR为67%,CR率为50%,中位PFS为12.6个月,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来源:Loretta J. Nastoupil, Collin K. Chin, Jason R. Westin, et, al. Safety and activity of pembr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rituxima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Blood Adv (2022) 6 (4): 1143–1151.https://doi.org/10.1182/bloodadvances.20210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