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真实世界研究:儿童和年轻成人B-ALL疾病负荷对Tisagenlecleucel治疗预后的影响

2022-03-09 17:47:26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过去50年中,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改善;然而,复发性和/或难治性(R/R)B-ALL仍然是儿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已被证明可有效实现儿童B-ALL的早期缓解,其完全缓解(CR)率为65%-90%。Tisagenlecleucel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LIANA试验表明,在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CAYA)R/R B-ALL患者中,CR率为81%,12个月总生存(OS)率和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6%和50%。这项研究使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7年8月批准Tisagenlecleucel用于治疗CAYA R/R B-ALL患者。Tisagenlecleucel商业化后,为了了解真实世界中Tisagenlecleucel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多机构研究,以评估CAYA R/R B-ALL患者基线特征和Tisagenlecleucel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从2017年8月30日至2020年3月6日,来自美国15个儿科中心接受白细胞分离术和Tisagenlecleucel治疗的R/R B-ALL患者纳入意向治疗缓解分析。所有接受输注的患者,包括按照扩大管理供药方案(MAP)或个体试验用新药(s-IND)批准接受输注的患者(截至数据截止日期,至少随访28天)均被纳入缓解、毒性和生存期分析。主要目的是确定标准治疗Tislecagenleucel后第28天的总缓解率(ORR)。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微小残留病(MRD)。通过脑脊液(CSF)、影像学和/或体格检查评估髓外(EM)疾病。次要目的包括Tisagenlecleucel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OS和EFS分析。探索性目的是评价影响缓解和生存期的风险因素。高疾病负荷(HB)定义为BM淋巴母细胞≥5%、任意PB淋巴母细胞、CNS状态或非CNS EM疾病部位;低疾病负荷(LB)定义为形态学或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到不符合HB标准的BM或CNS疾病;无形态学或流式细胞术可检测疾病或EM疾病的患者归类为不可检测(UD)。


研究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


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接受Tisagenlecleucel标准治疗的患者,共有92.5%(185例)的患者接受了输注,7.5%(15例)的患者未接受输注。研究流程见图1。中位随访时间为335天(范围6-863天),输注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2岁(范围为0-26岁);13例患者在输注时为3岁,6例患者在诊断时为21岁(详见表1)。在输注患者中,51%(94例)的患者为HB,22%(41例)患者为LB,25%(46例)患者为UD;4例疾病负荷不确定。


11.png

图1:患者研究流程图


表1:患者基线特征

22.png


患者疗效


意向治疗缓解分析(排除因既往治疗CR而未输注的患者)显示,28天时CR率为79%(95%CI,72%-84%)。在184例输注后可评价的患者中,28天时CR率为85%(95%CI,79%-89%)。在接受MAP/s-IND产品的患者亚组中观察到相似的CR率(83%)。在134例Tisagenlecleucel输注前可检测疾病的患者中,CR率为81%(95%CI,73%-86%)。在达到形态学CR的患者中,98%(153例)的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了MRD检测,97%(148例)达到MRD阴性CR。17%(32例)的患者可使用二代测序(NGS)进行MRD检测,其中5例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显示CR的患者通过NGS可检测到MRD。


患者的中位OS尚未达到。在184例可评价患者中,6个月OS率为85%,12个月OS率为72%;6个月EFS率为62%,12个月EFS率为50%。在156例28天时达到CR的患者中,DOR达6个月和12个月的占比分别为75%和62%(图2)。在129例B细胞再生障碍(BCA)可评价的患者中,输注后6个月和12个月持续BCA的概率分别为66%和55%(图2)。在达到CR的患者中,28%的患者接受CAR-T后接受了HSCT(从接受Tisagenlecleucel至HSCT的中位时间为199天,范围36-565天)。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图3)均表明,基线疾病负荷与患者结局密切相关。HB组的形态学CR率降低了73%(95%CI,63%-81%),而LB组降低了98%(95%CI,87%-100%),UD组降低了100%(95%CI,92%-100%)(P<0001);6个月和12个月时,HB较LB患者具有更差的OS、EFS和DOR(图4)。重要的是,HB组患者的12个月OS率和EFS率分别为58%和31%,而LB组患者的12个月OS率和EFS率分别为85%和70%,UD组的12个月OS率和EFS率分别为95%和72%(P值均<0.0001)。


33.png

图2:输注队列的(A)OS、(B)EFS、(C)DOR和(D)DBA结果


44.png

图3:Tisagenlecleucel接受者多变量分析中基线特征与OS的相关性


55.png

图4:按疾病负荷分层的(A)OS、(B)EFS、(C)DOR和(D)DBA结果


患者安全性


在185例接受Tisagenlecleucel治疗的患者中,183例患者第28天安全性可评价。38%和39%的患者分别在门诊接受了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和Tisagenlecleucel治疗。4例患者发生输注反应,包括2例过敏反应。总体和≥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分别为63%和21%,总体和≥3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7%,报告了1例归因于CRS的死亡(表2)。整个队列中82%的患者在第28天前有CAR-相关住院,中位住院天数为14.5天(范围1-75天),31%的患者入住了儿科重症监护室,中位住院时间为6天(范围1-33天)。托珠单抗、类固醇和血管加压药给药的详细信息见表2。175例可评价患者中有118例发生了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94例可评价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4天(范围1-76天)。7%的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40%的患者发生至少1次输注后感染并发症(中位发生时间为68天,范围1-559天)。


毒副反应的单变量分析确定了与CRS严重程度增加相关的疾病负荷和复发、难治状态。HB患者的总体CRS(79.3%[HB]、51.2[LB]和41.3[UD],P<0.0001)和≥3级CRS发生率(34.7%[HB]、9.8[LB]和0.4[UD],P<0.0001)增加。43%的HB患者需要儿科重症监护室水平护理,而LB患者为22%,UD患者为13%(P<0.0001)。亚组之间的神经毒性无显著差异。单变量结局显示≥3级CRS与OS、EFS不佳相关联(P<0.0001)。


表2:安全性总结

66.png


研究结论


该研究表明,在真实世界中使用Tisagenlecleucel治疗是可行的,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LIANA试验具有相当的ORR和生存结局,并在总体疾病负荷较低的背景下降低了毒性。重要的是,疾病负荷与缓解、生存期和毒性相关,HB患者成为一个独特的高危人群,可能从进一步的干预策略中获益。


参考文献:Liora M Schultz , Christina Baggott , Snehit Prabhu, et al. Disease Burden Affects Outcomes in Pediatric and Young Adult B-Cell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fter Commercial Tisagenlecleucel: A Pediatric Real-Worl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onsortium Report. J Clin Oncol. 2021 Dec 9;JCO2003585.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