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专家共识|全方位梳理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

2022-03-16 17:37:53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组就新辅助治疗的目的、适应证、评估规范、手术治疗原则及新辅助系统治疗的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和阐述,结合近两年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学术理念,专家组对新辅助治疗临床实施规范和治疗原则予以更新和说明。


一、新辅助治疗的适用人群


所有患者需要在明确病理学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IHC)亚型划分后,制订治疗策略;


新辅助治疗适用人群的筛选包含两个侧重点,必选人群是指有局部治疗需求的患者,如期望新辅助治疗后降期手术、降期保乳和降期保腋窝的患者;而优选人群是期望通过新辅助治疗了解肿瘤对相应治疗的反应性,并且根据全疗程新辅助治疗后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而制订后续辅助治疗策略,因此更推荐对于有一定肿瘤负荷(T2期或N1期及以上)的三阴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


二、新辅助治疗前评估


对于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基线、新辅助治疗中、新辅助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估,其中原发灶疗效评估需涵盖超声及乳腺X线检查,对于有保乳需求的患者则强烈推荐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此基础上,专家组更新推荐:


1.采用超声、乳腺X线、乳腺磁共振成像、胸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影像学检测手段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常见转移部位(肝、肺)等进行基线和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2.并非所有患者均需实施骨扫描或正电子发射/CT(PET/CT)检查,然而对于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如T3期或N2期及以上)建议行骨扫描和(或)PET/CT检查评估全身潜在转移病灶;


3.对于原发灶可采用纹身、体表投影和(或)金属标志物予以标识,金属标志物可放置在肿瘤中央和(或)肿瘤边缘,当无乳腺内标识时,体表纹身、肿块体表投影标识或图示等外标识,也是各中心在临床实践当中可采用的方案;


4.临床体检结合超声影像对腋窝(区域)淋巴结进行详细评估,基线时如超声提示腋窝可疑淋巴结,需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明确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无论是否计划新辅助治疗后降阶梯保腋窝,均建议对阳性淋巴结放置金属标志物予以标识。


三、手术治疗规范


1.降期保腋窝


中国专家组推荐适用于新辅助治疗降期保腋窝的人群,需同时满足:


新辅助治疗前为cN1期,新辅助治疗后临床评估腋窝淋巴结阴性、采用双示踪技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取出≥3枚前哨淋巴结且病理学检查确认阴性的患者,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对于不完全符合降期保腋窝条件的情况:


如术中仅取出1-2枚前哨淋巴结或取出的前哨淋巴结仍有低负荷的肿瘤残留时,后续的局部治疗需个体化谨慎考量;


如对于三阴性和HER2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转阴后,仅取出1-2枚前哨淋巴结,且淋巴结为阴性,部分专家认同可豁免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并通过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对于取出≥3枚淋巴结而石蜡包埋切片病理学检查中只有1枚淋巴结存在孤立肿瘤细胞(ITC)时,部分专家认为也可选择性地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并通过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降期保乳


对于降期获得保乳机会的患者,如根据新辅助治疗后病灶范围予以切除,当石蜡包埋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病灶为灶性退缩时,即便第1次切缘阴性,仍可推荐进一步残腔广泛切除,以降低因切除范围不足而导致肿瘤残留的可能性。


四、全身治疗策略


1.初始治疗策略的制订


(1)三阴性型:


化疗仍然是TNBC新辅助治疗的基石,蒽环类药物序贯/联合紫杉类药物仍是专家组推荐的优选方案。专家组建议在肿瘤负荷更高的患者中,可采用紫杉类药物联合铂类药物,序贯或不序贯蒽环类药物,作为初选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尤其当明确存在BRCA1/2突变时,联合铂类的方案更值得被推荐,但联合PARP抑制剂的方案并未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PD-L1阳性患者拥有更高的pCR率,然而在当前临床实践中不应常规推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但仍可考虑在高风险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探索应用。


(2)Luminal型:


对于绝大多数中高复发风险的Luminal型患者,首选新辅助化疗。


可在经过完善设计的临床试验中对特定的患者尝试使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优选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绝经前患者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目前暂不推荐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或与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联合。


(3)HER2阳性型: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应采用以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HP)双靶为基础的初选方案。


2.早期疗效评估及后续治疗策略的制订


当采用标准新辅助治疗方案后,尤其是4个疗程后确认肿瘤退缩不佳,需及时进行多学科讨论,更改治疗策略[局部治疗和(或)系统性治疗]。


4个疗程标准新辅助治疗后临床评估无应答时,各亚型可手术乳腺癌的后续治疗策略:


(1)HER2阳性型:初始采用HP双靶联合化疗4个疗程疗效不佳时,更多的专家推荐尽快手术治疗,或在多学科团队保障及密切疗效评估的前提下尝试更换化疗药物并联合曲妥珠单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2)三阴性型:由于初始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4个疗程后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多数专家认可4个疗程疗效不佳时应建议尽快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辅助治疗中予以化疗强化治疗;


对于使用紫杉类药物联合铂类药物(PCb)或紫杉类药物联合蒽环类药物(TAC)作为新辅助治疗初选方案时,局部治疗的及早介入尤为重要;


而对于前期采用蒽环类药物方案进行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疗效不佳的患者,则可在多学科团队保障及密切疗效评估的前提下尝试紫杉类药物联合或不联合铂类药物的治疗方案继续新辅助治疗。


(3)Luminal型:新辅助化疗无效后改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目前无相应数据,尽早手术治疗是合理的选择,而如果初选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不佳时,专家组仍推荐应该尽早考虑根治性手术治疗。


3.全疗程新辅助治疗后辅助治疗策略的制订


(1)pCR患者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足疗程HP双靶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者应继续维持HP满1年,即便新辅助治疗前低肿瘤负荷的患者,专家组也不推荐辅助治疗仅使用曲妥珠单抗单靶治疗,而新辅助治疗前为高肿瘤负荷时,仅40%专家推荐HP双靶后继续1年的TKI强化治疗;


TNBC患者足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无需进行辅助化疗,即便新辅助治疗前为高肿瘤负荷,卡培他滨节拍化疗1年也不是当前的标准方案。


(2)Non-pCR患者


HER2阳性型患者足疗程新辅助治疗后的non-pCR患者,T-DM1是当前的标准治疗,当残留肿瘤负荷较小时,近60%的专家认为可继续辅助HP双靶治疗,而无论残留肿瘤负荷的大小,在术后采用T-DM1或HP作为辅助治疗后,不推荐采用TKI的辅助强化治疗;


TNBC患者足疗程新辅助治疗后的non-pCR患者,卡培他滨是当前的标准治疗,铂类药物或其他化疗组合的辅助强化策略,缺少优效性数据;


Luminal型患者足疗程新辅助化疗后的non-pCR患者,目前数据还不甚统一。具体采用哪种强化策略,77%的专家推荐可采用常规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予以辅助强化,而卡培他滨也是可选的强化策略。

 

结合最新学术理念和循证医学数据,专家组就当前新辅助治疗领域中的争议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投票和讨论(表1)。


表1 专家组投票结果

2.png

3.png


参考文献:

邵志敏,吴炅,江泽飞,et al.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2,32(01):80-89.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2.01.011.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