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15:02:27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老年人血清叶黄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KD)的关系。发现伴有低血清叶黄素水平的老年人,往往具有T2DM及DKD高风险,且叶黄素水平可作为T2DM和DKD的诊断标志物。本项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期刊。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20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4.6亿T2DM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远高于成年人(20.2% vs. 10.9%)。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亿。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善,老年T2DM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减少体力活动。因此,关注老年T2DM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糖尿病并发症。DKD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占中国T2DM人群并发症的20%~40%,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与患有糖尿病的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罹患DKD,已成为老年T2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寻找能够在老年人早期预测T2DM和DKD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提供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研究描述:本项研究纳入了60例60岁以上的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CR)将其分为DKD组和非DKD组,对照组招募30例年龄匹配的非T2DM患者,比较了基线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血清叶黄素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估了叶黄素在T2DM和DKD中的诊断潜力。
低血清叶黄素水平:预示着老年T2DM和DKD的高风险
研究发现,T2DM组的叶黄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KD组的叶黄素水平也显著低于非DKD组(p<0.001)。叶黄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UACR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
依据叶黄素水平将T2DM患者进行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发现:随着叶黄素水平的升高,T2DM和DKD的比例逐渐下降(p<0.001)。血清叶黄素诊断T2DM和DK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和0.779,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0.433μmol/L和0.197 μmol/L(p<0.001)。
低血清叶黄素水平预示着老年人患T2DM和DKD的高风险,可作为T2DM和DKD的诊断标志物。
图1 叶黄素水平对老年T2DM和DKD发病率的影响
图2 ROC曲线:叶黄素在老年T2DM和DKD中的诊断潜力
背后的机制: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高血糖不仅会产生活性氧(ROS),还会通过破坏酶和抗氧化剂损害抗氧化能力,导致氧化损伤和慢性炎症,并导致各种并发症。目前,推测叶黄素能够通过抗氧化和抗炎机制以及对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调节来缓解T2DM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
深色水果/蔬菜,更好地为健康开辟绿灯
叶黄素是一种含氧类胡萝卜素,广泛分布于深色蔬菜、水果和鸡蛋中。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叶黄素,需要完全通过食物摄入等外源性补充。叶黄素主要积聚在视网膜的黄斑区,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通常被认为是预防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缺血、色素性视网膜炎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利成分。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叶黄素的强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流行病学证据支持叶黄素在保护心血管系统、改善认知功能、预防致癌、增强免疫力和抑制衰老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总之,本研究表明,低血清叶黄素水平预示着老年人患T2DM和DKD的高风险。建议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适当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和鸡蛋来补充叶黄素。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Pan F, Cui W, Gao L, et al. Serum lutein is a promising biomarker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in the elderly[J].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 2022 Mar 15: e24350.DOI: 10.1002/jcla.24350, PMID:3529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