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10:10:59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惰性B细胞淋巴瘤(iBCL)是一组生长相对缓慢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多见于老年患者。
规范化FL/MZL疾病治疗管理,推动治疗水平整体提升
1. FL/MZL治疗管理原则:
① 局限期疾病(I/II期)可能可以通过局部
② 无症状的进展期患者通常进行随访观察,无需治疗或可给予
③ 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一般给予含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方案。
2.“无化疗”策略:
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使得体能状态不佳的iBCL患者有希望获得一定疗效且高耐受性的靶向“无化疗”治疗方案。当临床医生选择iBCL患者治疗方案时,首先要充分评估患者原发病及身体状况。
① 观察与等待策略可能适用于无症状和肿瘤负荷低的患者。
② 老年综合评估(GA)有助于指导决策制定,帮助医生深入了解患者器官功能、营养状态情况、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助于预测患者生存期、治疗中止及住院风险。
③ 当GA不可用时,也可使用例如“起立—行走”计时(TUG)测试的简单工具以评估患者体能状态。
④ 建议临床医生评估iBCL患者的功能状态,并考虑对体弱患者给予“无化疗”方案。
初治FL/MZL治疗方案再优化,开启一线治疗新篇章
FL和MZL的一线“无化疗”方案目前主要包括利妥昔单抗单药、利妥昔单抗联合
图1 适用于FL或MZL一线系统性治疗的无化疗策略(部分治疗策略在美国属于超说明书使用)1。(注意,该策略来自Thomas A Ollila等Cancer Manag Res. 2021 May 14;13:3935-3952.文章中推荐)
对于肿瘤负荷低的FL患者,利妥昔单抗单药是FL/MZL一线治疗的常用方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但是更长时间(5年)的维持治疗未存在额外获益1。因此,在方案选择上,应权衡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潜在获益与长期治疗的负担及相关感染风险。奥妥珠单抗是一种II型糖基化改造的人源化CD20单抗,在复发/难治性和一线治疗中均显示出对iBCL的良好疗效。
R2方案治疗FL与MZL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SAKK 35/10 II期研究显示,R2方案总体缓解率(ORR)为81%,中位PFS为5年,优于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但在安全性方面,R2组≥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56% vs 22%)1。因此,期望更高ORR或更长缓解持续时间的患者可从R2治疗中获益,但需要关注来那度胺的给药剂量并缩短其给药时间。
复发难治FL/MZL治疗全新探索,“无化疗”方案值得期待
对于复发难治(R/R)FL/MZL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肿瘤负荷程度、首次缓解时间以及对静脉给药或口服治疗的偏好决定患者下一步的“无化疗”治疗策略。参与临床试验是符合条件的体能状态不佳患者的可考虑选项。
图2 FDA批准用于治疗R/R FL/MZL的无化疗策略(注意,在美国,部分方案对于一种或两种组织学亚型均为超说明书使用)1。(该策略来自Thomas A Ollila等Cancer Manag Res. 2021 May 14;13:3935-3952.文章中推荐)
1. 初始接受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且未进行维持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2年以上出现疾病进展时可接受利妥昔单抗再治疗。
2. 对于能够耐受相关不良反应、未接受过来那度胺一线治疗且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来那度胺联合抗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奥妥珠单抗)可能为其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治疗策略。
3. 如果患者认为频繁前往输液中心就诊比较麻烦并且希望接受全口服药物治疗,建议可以考虑下文中的其他治疗策略
① 新型PI3K抑制剂:更高特异性
PI3K抑制剂靶向作用于失调的PI3K通路,而后者对B细胞受体信号传递、细胞增殖和抗肿瘤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4种PI3K抑制剂获FDA批准, 用于慢性淋巴细胞
HMPL-689是一种高选择性的PI3Kδ抑制剂,高度靶向PI3Kδ,以减少因抑制其他亚型导致的不良反应。HMPL-689在其正在进行的治疗中国R/R淋巴瘤患者的Ib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共纳入中位年龄为57岁的90例R/R淋巴瘤患者,每日接受HMPL-689 30mg。中位随访5.6个月,基于76例疗效可评估患者(其中FL22例,MZL14例),结果显示,患者中位起效时间为1.9个月(95%CI, 1.84-1.91);在MZL亚组中,ORR率为50%;在FL亚组中,ORR率为81.8%,CR率为36.4%,1年DOR率为59.7%(95%CI, 15.8-86.6),1年PFS率为75.8%(95%CI, 44.8-90.8)。药物安全性可控,所有患者最常见的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为
图3 MZL与FL患者的初步疗效3
②
BTK抑制剂单药治疗FL尚未表现出充分的疗效。伊布替尼治疗MZL的ORR达到58%(对于既往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ORR为81%),中位PFS为16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8个月。
③ Tazemetostat
Tazemetostat是一种口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抑制剂, EZH2在FL中的突变率约为22%。在一项II期临床试验中,Tazemetostat治疗EZH2突变的FL患者,ORR为69%,CR率为13%,中位PFS为14个月;而在EZH2野生型患者中,ORR和CR率分别为35%和4%,中位PFS为11个月。对于适合接受Tazemetostat治疗的FL患者,Tazemetostat可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4. 新型免疫治疗
新型免疫治疗策略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双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① ADC
Polatuzumab Vedotin(Pola)是一款靶向CD79b的ADC,在20例接受利妥昔单抗和Pola联合治疗的FL患者中,患者ORR达到70%,其中45%患者达到CR,中位PFS为15个月。较高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使得该药物较适用于老年患者。
② CAR-T
CD19 CAR-T细胞在治疗iBCL患者中的疗效显著。阿基仑赛注射液的ZUMA-5 II期试验入组已接受≥3线治疗、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且年龄最高达79岁的FL和MZL患者,结果显示,患者ORR为92%,CR率为76%。在安全性方面,86%患者出现3/4级不良事件。ASH2021上公布了2期ELARA研究中位随访17个月的分析数据。结果显示,CD19 CAR-T细胞疗法tisagenlecleucel治疗高危R/R FL患者,其中94例疗效可评估患者的CR率为69.1%,ORR为86.2%,12个月PFS为67%。在安全性方面,输注后8周内,48.5%的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没有患者出现3级或更高级别的CRS,37.1%发生神经事件(3.1%≥3级),并且没有发生治疗相关死亡事件4。
CAR-T细胞疗法虽然具有较高有效性和潜在的治愈效果,但考虑到淋巴细胞清除性化疗的强度,用于治疗老年或体能状态不佳的iBCL的获益/风险比仍有待明确。
③ 双特异性抗体
Mosunetuzumab是一种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治疗R/R CD20阳性淋巴瘤的I期试验共纳入62例FL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岁,最高年龄达85岁。结果显示,68%患者达到缓解,50%患者达到CR。1/3的患者出现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冯茹教授点评
FL与MZL均是惰性B细胞
“无化疗”治疗成为FL/MZL的一种有意义的治疗方案选择,利妥昔单抗的一线治疗能够实现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并且维持治疗的作用不容忽视。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也为患者提供了与常规化疗效果相似的替代策略。
FL和MZL,复发率较高,患者的生存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而目前对于R/R FL/MZL仍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当iBCL患者无症状或疾病进展缓慢时,需要结合患者合并症情况、社会心理支持、肿瘤位置及大小等情况在医生建议下决定是否观察等待;若疾病出现快速进展,则应迅速进行组织学转化评估并选择合适方案积极治疗。新型PI3K抑制剂的较高特异性及可控安全性为iBCL患者带来了新希望。HMPL-689是一种靶向PI3Kδ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一项正在进行的单药治疗R/R淋巴瘤患者的Ib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22例FL患者ORR为81.8%,CR率为36.4%;临床受益率(CBR)为90.9%;14例MZL患者ORR为50%,CBR达100%3。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无化疗”方案将为更多FL/MZL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目前和黄医药在中国多家研究中心开展的“评价HMPL-689治疗复发/难治边缘区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登记号:CTR20210264)。
冯茹 教授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慢淋工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滤泡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及血液免疫学组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常委
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参考文献:
[1] Cancer Manag Res. 2021 May 14;13:3935-3952.
[2] https://www.gilead.com/news-and-press/company-statements/gilead-statement-on-zydelig-us-indication-for-follicular-lymphoma-and-small-lymphocytic-leukemia.
[3] Junning Cao, et el. 2021 ESMO Paper presentation.
[4] Thieblemont, C. et.al. Efficacy of Tisagenlecleucel in Adult Patients with High-Risk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5] 白血病·淋巴瘤,2019(02):72-74.
[6] Ann Lymphoma 2021;5:11.
NP-AMD-22N05-Valid Until 2024 Mar
本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宣传。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本资料请勿分发或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