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 17:23:51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新型药物时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作用仍不确定。因此,希腊研究者比较了当前阶段和早期阶段MCL患者的治疗策略和生存结果。
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纳入过去二十年(2000-2020年)里在Papanikolaou医院连续接受治疗的MCL成人患者。患者可分为两个治疗时期:早期(2000-2011)组和晚期(2012-2020)组。基于各时期的治疗方案,早期组患者使用RCHOP/RCHEPOM作为一线治疗。早期组计划将自体HSCT作为巩固治疗,但由于患者条件或动员能力差,该方案并不可行。因此,在晚期组,对于适合移植条件患者,给予RCHOP/RDHAP方案交替强化治疗,并将自体HSCT作为巩固治疗;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复发时首先接受R-苯达莫司汀、R-VCAP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在这两组中,均计划给予患者利妥昔单抗巩固治疗2年。分析了以下变量:移植前(年龄、性别、MIPI、体能状态、囊胚样变、细胞遗传学、分期、不同治疗线数)、移植(供体、移植、预处理)和移植后(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特征。
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81例MCL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68例和13例,中位年龄为59.4岁(范围:18-82岁)。诊断时的中位MIPI评分为6(范围:1-12),体能状态评分为1(范围:0-4)。两个治疗时期中患者特征和疾病因素类似。由于患者状态和动员能力,与早期组相比,晚期组自体HSCT治疗使用频率更高(44% vs 12%,p=0.008)。两组中,异基因HSCT治疗的使用频率类似(7% vs 13%,p=0.125)(表1)。
表1
幸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7个月(范围:4.3-269.3个月),与早期组相比,晚期组患者的DFS和OS明显更优(p=0.002和p=0.001,图1)。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和体能状态与DFS和OS相关。应该指出的是,自体或异基因HSCT治疗与提高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在多变量分析中,治疗时期仍然是D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34和p=0.032),与年龄和体能状态无关。
图1
研究结论
研究显示,在后期组,自体HSCT巩固治疗联合新型药物与提高生存率相关。研究强调了在个体化医疗时代应进一步细化MCL治疗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M. Iskas, E. Gavriilaki, Dolgyras, et al.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ANTLE CELL LYMPHOMA: A LONG-TERM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The 4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BMT. Abstract P608.